李梓敬

香港土地短缺問題日益嚴峻,曾有消息傳中央正研究在珠海桂山島填海借地予香港建屋,即時引來坊間熱烈討論,有民間團體及學者更提出,將葵青貨櫃碼頭搬到島上,除可釋放更多香港土地建屋,亦可增加港口競爭力。可惜特區政府未見有積極跟進。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新民黨議員葉劉淑儀,近日在立法會行政長官質詢時間舊事重提,指本港現時貨櫃碼頭供過於求,競爭力也不及內地港口,形容是「苟延殘喘」,認為香港可與大灣區整合貨櫃碼頭,將葵青貨櫃碼頭300多公頃用地改作房屋發展。特首林鄭月娥回應時稱,雖未有任何計劃用貨櫃碼頭用地建屋,但認同有關問題遲早要處理,因貨運業若一直弱化對本港並非好事。

葵青貨櫃碼頭於40多年前發展,當時選址偏僻,但隨着城市發展,已變成核心地帶,大量貨船出入為附近居民帶來嚴重污染,而且碼頭設施也面對老化問題,競爭力不斷在倒退。再者,本港海運吞吐量近年不斷下跌,全球排名已由昔日第一,下跌至去年的第九位,排名更在深圳與廣州之後。貨量不足亦導致碼頭周邊的後勤用地有逾40%未盡其用,貨櫃碼頭的定位有需要重新研究。

除建議將貨櫃碼頭搬遷到桂山島外,團結香港基金早於2017年曾發表報告,提出將葵青貨櫃碼頭遷往遠離市區、位於長洲南的人工島。報告指搬遷碼頭可以創造機會,對港口基建進行現代化升級,建設如新加坡大士港、上海洋山港的現代化設施,並藉此整合大灣區內各主要港口,增加競爭力。

團結香港基金更大膽建議,遷置貨櫃碼頭騰出的珍貴市區土地,可連同周邊的工業用地,以及政府建議的青衣南填海區,共同規劃發展,相關土地合共佔790公頃,這些土地坐落於市區核心地帶,交通網絡完善,絕對適合用作住宅及其他用途,以滿足經濟發展及民生需要。

其實早於2018年「土地大辯論」中,18個選項就包括「重置葵青貨櫃碼頭」及「葵青貨櫃碼頭上蓋發展」兩個選項。可惜小組最終報告中,未有將這兩個選項列入優先建議。反觀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早在2013年便公布將市中心南段的丹戎巴葛、吉寶、布拉尼、巴西班讓等多個貨櫃碼頭,搬遷到位於西邊的大士港,透過碼頭整合,增加港口效率及競爭力,同時釋放更多市中心珍貴土地作房屋及其他用途。

房屋政策為歷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解決房屋問題日益迫切,期望現屆政府能參考採納更多意見,加快建屋步伐,讓市民能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