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紅嫂乳汁救傷員的故事被拍成影視劇

現在,紅嫂紀念館仍然保留着當年沂蒙山區的山路和房屋,那些生長在石頭縫中的百年老樹和石頭房屋,見證了共產黨領導下沂蒙人民奮起抗戰的歷史,以及紅嫂們為中國革命付出的巨大犧牲。在《紅嫂紀念館》第一展室,是「紅嫂原型」明德英展館,院內的一尊銅像就是當年明德英乳汁救傷員的感人故事。明德英是沂南縣岸堤村人,幼時因生病致啞,後嫁給馬牧池鄉橫河村的李開田。

1941年11月,日軍突然包圍駐紮在馬牧池鄉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一名小戰士身受重傷跑到明德英看護的李家林子裏。明德英急忙把戰士藏在一個空墳裏。此時,小戰士因失血過多已陷入昏迷,他嘴唇乾裂,不時地輕微顫動,像是要水喝。為了救人,明德英來不及多想,把乳汁滴進戰士乾涸的嘴裏。之後明德英全家傾其所有收養傷員半個多月後使其康復歸隊。

明德英和丈夫還救助了另一位受傷的小八路莊新民,1995年,莊新民在得知明德英病重時悲痛流淚,當時他年事已高,不方便回到沂蒙山區看望他的再生母親,就委託自己的兒子到沂南看望。明德英一生對部隊充滿感情,先後把自己的大兒子、小女兒和長孫送去參軍。

1961年,著名作家劉知俠以明德英乳汁救傷員的情節為背景,創作了一部短篇小說《紅嫂》,之後,又被改編成京劇《紅雲崗》、舞劇《沂蒙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