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正所謂:
食得鹹魚抵得渴;出得嚟行,遲早要還
以上話兒,對吳孟達來說,自是感受良多。
內地人稱達叔的吳孟達,其感情生活「豐富」是公開的秘密——據說有三頭住家、五名子女。從中國人傳統的道德角度,達叔算是「冇交帶」——兩性關係,糾纏不清。娛樂圈中,當面對上述情況,即便留下風流種子,選擇馬上撇清關係的大有人在;但也有選擇承擔相關責任——支付部分或全部生活費和子女教養費等。應是自覺誤失由己起,達叔選擇了後者的做法,正是:
做不了「有交帶」,也得做到「有擔帶」
亦正因「總開支」龐大而捱至五勞七傷,終在不堪病魔的纏繞下告別塵寰,教人「心悒」。面對這幾筆風流帳,達叔曾說:
每一段感情都是真的,就是不懂得去經營或自控。
自己活得好苦,大家別學我。
看上去,有「交代」意思的「交帶」像是書面語,其實它正正由「交代」通過音變而得:
代/doi6;變調→doi3;變韻母→帶/daai3
如是者,有「擔帶」就是有承「擔」、有交「帶」,亦即會一力承當所有後果。用「膊頭」(肩膀)去挑東西叫「擔」,如:擔水。因「擔」有負責、承擔的意思,廣東人會用「有膊頭」來形容人有「擔帶」。前財政司唐英年就有如下的金句:
做男人要有膊頭
「心悒」,粵專用語,指心酸;「悒」,本讀「邑/泣(jap1)」,音變讀「噏(ap1/ngap1)」,有不安的意思。不懂「悒」為本字的會寫成「心噏」。
2015年11月7日,習近平主席與馬英九進行了歷史性的「習馬會」。致詞時,習主席就兩岸關係這樣說:
都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兄弟,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骨和筋是相連的;骨頭打斷,筋仍是連着的。「打斷骨頭連着筋」比喻天倫不可分割,與「骨肉相連」意近;也比喻一家人的至親濃情縱使經過多少風雨、歷經多少隔絕也不會改變。
慈善伶王新馬仔(祥哥)的遺孀祥嫂曾與子女因爭產而面臨關係決裂;即便如此,她也直言不捨完結與子女的關係,更哭訴:
切肉不離皮,血濃於水
有人把「骨肉相連」看成「皮肉相連」,所以就有與「打斷骨頭連着筋」同出一轍的「切肉不離皮」的講法了。應是至親有着血緣關係,近代人們也會用「血濃於水」來比喻密切不可分的骨肉至親,或同族、同國等關係。
你可說達叔對「所有」家人照顧有加是「罪惡感」使然,但眼看到他「全力、全數、全程」的「擔帶」,「血濃於水」的觀念應佔很大的比例。2008年「汶川大地震」,達叔準備了一大麻包袋現金,隨其廈門老鄉們前往災區「派錢」;以當時他在內地影視界的知名度,已沒那個必要藉此作自我宣傳,動機大抵是出於「血濃於水」的情懷罷。
最後,筆者奉上如下的一首打油詩,好讓大家可一窺達叔一生在感情路上的寫照:
感情生活冇交帶,責任當前冇抵賴;
子女切肉不離皮,血濃於水難離棄;
打斷骨頭連着筋,縱使分隔仍相親;
義無反顧來擔帶,係job都接人捱壞;
半條人命人心悒,一朝永別同哭泣;
每段感情雖話真,奉勸諸君咪去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