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幾何人生──丘成桐自傳》

作者:丘成桐、史蒂夫·納迪斯

譯者:夏木清

出版:譯林出版社

丘成桐是當代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一位數學家。2003年,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技合作獎。《我的幾何人生-丘成桐自傳》一書由丘成桐口述,友人史蒂夫·納迪斯筆錄,也是友人的夏木清中譯,2021年由譯林出版社推出。全書十二章,章目為「童年顛沛、何去何從、初履北美、仰望卡峰、高峰挺進、故里難通、斯年堪紀、弦籌共融、適彼樂土、矢志興中、龐氏餘波、東風西風」。將是書瀏覽一過,可以發現丘成桐的一生,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學情結。

情結之一,好讀中國古代詩詞、中國文論。如劉勰的《文心雕龍》,鍾嶸的《詩品》,曹植的《洛神賦》、曹雪芹的《紅樓夢》等等。最耐人尋味的是,他居然能將這些文學作品中的內容與自己所從事的數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他讀劉勰的《文心雕龍》,認為書中的「比例以生」、「比采而推」和數學是相通的。「我們可以利用比的方法去尋求真理。我們創造新的方向時,不必憑實驗,而是憑數學的文化內涵去猜測去求證」。他讀《紅樓夢》,前後不下十遍。其收穫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要讀懂《紅樓夢》,就必須「花時間和眼力」將其中千絲萬縷的情節和層出不窮的人物進行理順,予以聯繫,「形成整體」。進行數學研究亦應如此。「數學有很多不同的分支,乍一看毫無關係,但當你站得足夠遠再看,就會發現它們都是一棵大樹的各部分,就像《紅樓夢》中賈府各人的宗譜關係一樣」。而且還必須「努力思考,希望對整棵數學大樹有整體的認識,同時也專注於幾何分析這剛剛發芽的新枝」。第二,《紅樓夢》描述了家族的腐敗、社會的不平、青春的無奈,折射出了人類社會中芸芸眾生的問題,所以能夠扣動人們的心弦。數學研究亦復如此,這種研究不能太抽象,不能脫離大自然的真和美。「好的數學也應該能接觸到大自然中的芸芸現象,這樣才能夠深入,才能夠傳世」。第三,《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寫好這部書之後,用「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總結了自己的創作體會,「這是一種奇妙的經驗」。從事數學研究也應當像曹雪芹一樣,在「每一個環節都要花上很多細緻的推敲」,非如此不能獲得成功。

情結之二,樂於將自己的研究過程與中國詩詞、文論結合在一起進行表述。比如他回憶自己研究「引力場方程的幾何結構」時,日夜兼程,焚膏繼晷,其情形恰如屈原所說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一樣。五年之後,取得成功,「找到了具有超對稱的引力場結構,並將它創造成數學上的重要工具」,其心境,完全可以用宋代詞人晏幾道的詞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來描述。又比如他回憶自己證明「卡拉比猜想」時,其心路歷程,儼如「國學大師王國維擷取宋詞的片段來描述一個人成就大事時的三段經歷。開始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之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到了最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換言之,在數學研究中,首先找到一個制高點,對需要探索的問題有通透的理解,接廢寢忘食地工作,最後「靈光一閃,突然看到了完成證明的途徑」。

情結之三,喜歡創作中國傳統詩歌。比如2020年6月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成立時,他現場賦詩一首:「遙望長城意自豪,風雲激越浪滔滔。雁鴻東返安湖泊,騏驥西來適櫪槽。家國興榮一任重,算籌玄妙自功高。廉頗老矣丹心在,願請長纓助戰鏖。」中規中矩的七律,無疑是一篇意美、形美、音美的傳世佳作。

正所謂:厚厚一冊自傳,彰顯燦爛人生。遊子不忘故土,濃濃一片鄉情。●文:鄭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