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岳橋、郭家麒、譚文豪及李予信昨去信公民黨,重提他們要求解散公民黨的提議。圖為楊岳橋等人早前還柙於荔枝角收押所。 資料圖片

政界質疑「逼宮」實由高層策劃 謀迫黨內激進派退讓換生存空間

涉嫌參與及組織違法「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公民黨前黨魁楊岳橋和郭家麒、譚文豪及李予信4人於上月宣布退黨。4人昨日去信公民黨,重提他們要求解散公民黨的提議,聲稱該黨「再無參政空間」,並稱「抉擇已是刻不容緩」,又形容公民黨「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多名政界人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質疑所謂的「完成歷史任務」是搞亂香港及阻礙社會發展,並相信反對派政黨只要願意與反中亂港者劃清界線,參政空間仍然存在。有人則質疑4人是次「逼宮」只是由該黨高層策劃的「一場戲」,旨在迫黨內激進派退讓,換該黨的生存空間。●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書蘭

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多名涉嫌違法的反中亂港分子先後被捕。公民黨近年多次涉嫌勾結外國勢力,包括乞求美國制裁香港、干預中國內政及香港事務,更於去年參與及組織違法「35+初選」,令不少黨員因懼怕要承擔刑責,近日爭相退黨(見表)。

其中,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楊岳橋、郭家麒、譚文豪及李予信昨日去信前黨友重提解散公民黨的建議。他們在信中稱,他們在保釋審訊時已提出解散公民黨,因為公民黨「在立法會層面已再無參政空間」,「身處區議會的各位也很可能會面臨同樣命運」,並形容公民黨「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

對公民黨領導層得出「保留公民黨」的結論,他們聲稱「非常關切各位前黨友的安危」,「公民黨便要面對區議員宣誓的問題,抉擇已是刻不容緩」,又「祝願大家以智慧行事,以免有更多的黨友陷於絕境」。

楊岳橋曾謂「案底令人生更精彩」,而他們在信中坦承︰「只有真正進來才會知道,做好坐監的準備這個想法,是多麼沉重。」

公民黨主席梁家傑昨日在facebook回應稱經黨內深入討論後決定保留公民黨,會積極重整發展方向。

完成歷史任務疑指搞亂香港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批評,該信內容虛偽,並質疑所謂公民黨完成了的「歷史任務」,是指搞亂香港及阻礙社會發展,而4人在信中只抱怨其還柙所受壓力,並無反省自己的過錯,及近年對香港的傷害。

「不作死就不會死。」他直言,反對派是否有參政空間在於該黨的所作所為,並相信任何反對派政黨只要願意與反中亂港者劃清界線,糾正往日不當行為,今後以國家及香港利益出發,參政空間仍然存在,唯一障礙是這些人拒絕痛改前非,作繭自縛。

何君堯勸梁家傑懸崖勒馬

立法會新界西議員何君堯表示,看着公民黨近年從政方向越走越歪、口不擇言,甚至弄至鋃鐺入獄,反映任何人勾結外國勢力均必然「冇運行」。公民黨近年自恃外國勢力庇蔭,多次到外國乞求外國政客制裁香港,令該黨在完善選舉制度下猶如「沉船」,才令4人都提議解散公民黨。若梁家傑不想自己與黨員與4人同一命運,就應懸崖勒馬。

陳學鋒:應與激進派割席

民建聯副主席陳學鋒表示,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及完善選舉制度下,立法會及區議會的參政空間保持門戶大開,任何香港政黨只要愛國愛港,均可參政。但若公民黨繼續其近年向外國詆毀香港、要求外國制裁香港及國家等行為,喪失參政空間自是必然的。

他質疑4人有關信件,只是該黨高層想藉他們嚇退激進派的手段,並認為梁家傑既然說要保留公民黨,公民黨就必須與其黨內激進派割席,否則只會滅黨。

公民黨退黨潮 

【2020年】 

9月29日 時任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在攬炒派公布是否留任立法會當日宣布退出公民黨及不會留任 

10月19日 沙田區議員陳諾恒宣布退出公民黨 

12月11日 葵青區議員譚家浚、冼豪輝宣布退出公民黨 

12月12日 南區區議員俞竣晞宣布退出公民黨 

12月15日 東區區議員鄭達鴻宣布退出公民黨 

【2021年】 

3月 荃灣區議員黃家華退出公民黨 

3月3日 楊岳橋、郭家麒、譚文豪、李予信在「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的保釋申請聆訊中,宣布退出公民黨 

3月16日 黃大仙區議員鄭文杰退出公民黨 

4月13日 前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觀塘區議員李軍澤宣布退出公民黨。郭榮鏗更是不辭而別,早於去年11月底已離開香港,其家人亦已抵達加拿大,有外媒更指郭正尋求取回加拿大公民身份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資料庫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書蘭 

網民點睇

Chan Kar Jayden:之前係咁叫年輕人犧牲,依(𠵱)家自己就名(明)節(哲)保身。

Victor Chung︰楊生應該描述一下他在獄中的人生如何精彩。他欠年輕入獄者一個交代。

Angela Tsang︰香港歷史罪人。

Kenny Tang︰乜唔係越打壓越頑強嘅咩?

Charrie Stone︰你地(哋)四件被人拉咗啫,使乜叫人解散個檔一拍兩散啫?

Borden Ma︰犯法就要承擔責任,任何語言偽術也是徒然!

Nanny Nancy︰有黨無黨,人嘅本質唔好係唔會變。

來源︰網民facebook留言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