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疫情逐步受控下,香港經營活動轉趨穩定,IHS Markit昨公布3月份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5,較2月的50.2再升0.3,顯示營商環境連續第2個月好轉,惟改善幅度依然輕微。報告指出,職位增長率急升至接近10年以來最高,反映企業有充裕人手應付工作。
報告指,企業雖對新冠疫情的影響仍然憂慮,但由於需求有向好跡象,因此加大採購,更積極擴充人手。數據顯示,採購結束了為期8個月的緊縮周期,3月份增長率創三年以來新高,升幅為2017年11月以來最顯著;企業連續第二個月增聘員工,職位增長率更急升至接近10年以來最高。
部署待需求好轉擴業務
IHS Markit經濟部總監Andrew Harker評價,對於私營經濟即將突破困擾企業3年的下行周期,香港3月份PMI顯得審慎樂觀。他又稱,雖然企業對前景的信心不如上月,但從就業職位增長接近10年以來新高,以及庫存大幅儲備來看,企業正在積極部署,待需求於未來數月進一步好轉後,便會擴張業務。
不過,企業3月份新接的訂單量受疫情持續影響而進一步微跌,縮減率與上月持平。有企業表示,需求因防疫限制輕度鬆綁而出現改善跡象。加上感染個案減少,防疫限制有所放寬,都有利於經營活動在首季尾接近企穩。有個別企業營商活動仍受疫情影響,不過有企業預期接種疫苗的計劃能順利展開,因此對未來業務充滿信心。
另一邊,採購成本穩步上揚,但3月份升幅較上月為低;員工成本則錄得4個月以來的首個升幅。綜合而言,兩者的通脹率皆低於歷來平均值,競爭壓力和折扣促銷則都令產出價格繼續向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