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警方在2015年啟用「自動車牌識別系統」,並不斷升級功能,不但截查交通違例效率大增,更屢破盜車、毒品等刑事案。該系統由最先的座地式,到前年開始安裝於警車上升級,新「流動式」偵測系統安裝在警車前、後方的鏡頭,能自動捕捉附近10米至20米範圍影像,利用鏡頭讀取車牌,即時與系統數據庫比對,並發出語音提示及在平板電腦上顯示車輛基本資料。警方今年招標升級版新系統,將增加偵速及攝錄功能,鏡頭視角可達105度,識別距離遠至約30米,目標車輛如有299公里時速亦無所遁形。

警方最早啟用的「自動車牌識別系統」均為座地式,警員需於路邊固定位操作,僅能辨識三類車輛,分別為未領牌照車輛、登記車主被取消駕駛資格,以及登記車主有未執行的交通拘捕令。2019年3月系統升級為安裝於警車上的流動式系統,新增辨識被盜車輛功能,並在一個月內讀取了逾10萬個車牌的資料。警方根據這些資料發出215張告票,拘捕15名涉及「毒駕」和無牌駕駛等罪行司機。

目前,警方共有25輛警車安裝「自動車牌識別系統」,在偵別過程中曾破獲多宗毒品案,去年5月18日該系統在新蒲崗景泰街對開、往觀塘方向的太子道東一帶,偵測到一輛私家車行車證過期,截查後在車廂內搜獲毒品及包裝工具,司機涉嫌「販毒」、「駕駛時無有效駕駛執照」、「駕駛未領有牌照車輛」及「無第三者保險下駕駛」被捕。

今年2月19日,警方再招標20套「車載平均速度偵察及影像錄影系統及自動車牌識別系統」,再新增偵速及攝錄功能,本月1日截標。未來將有45部安裝最新升級「自動車牌識別系統」的警車於全港範圍巡查。警方表示,該系統每次行動完畢會刪除所有偵測記錄,及不會收集在道路上被查閱車輛的位置及車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