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在大灣區發展進程中,粵港澳消除隔閡、打通信息流是融合關鍵。為促進交流,「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昨日成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任協會董事局主席。梁振英表示,協會是民間智庫組織,如能影響政府在政策層面做任何放寬,都有推進作用。協會設有「大數據」及「金融科技」專家小組,探討大灣區跨境數據及數字人民幣政策等方面合作。
梁振英冀促三地官商產學研合作
「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昨日宣布成立,梁振英任協會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任協會榮譽主席。顧問包括中國銀行(香港)前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港大榮譽教授陳清泉及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等。
協會設有「大數據」及「金融科技」兩個專家小組,探討大灣區跨境數據及數字人民幣的政策、研發應用和國際合作。
梁振英表示,粵港澳跨境數據的互聯互通,將決定大灣區內各城市的融合發展,協會希望通過三地官商產學研的討論和合作,做好促進工作。他強調,協會是民間智庫組織,不代表政府立場,但會積極影響政府在政策層面做促進融合的放寬措施,並向政府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技術研究報告。
該協會香港會長楊德斌表示,在大灣區發展中,香港不能獨善其身,必須為促進城市間雙贏發展作出努力,透過積極與廣東和澳門合作,可以釋放灣區的巨大潛力。他指,資訊科技是變革引擎,可以催生許多今天不存在的新興生活方式,故對大灣區未來充滿希望。
楊德斌:推數字人民幣應用
至於未來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中如何應用,楊德斌指,數字人民幣目前僅在內地四個城市進行試點,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大灣區可以引領更多數字人民幣的流通場景,除市民日常支付外,或可做金融結算,及在「一帶一路」項目中使用,但這些課題有待專家小組做詳細研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