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春(立春)到寒食60天,寒食節,有一段來歷。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被父兄追殺逃亡,山窮水盡食不果腹就要餓死,隨臣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煮成湯混合野菜救了重耳。重耳成為君主,介子推卻隱居綿山,成了一個「不食君祿」的隱士。晉文公親帶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谷深林密無法可尋。晉文公聽了小人之言,下令燒山,趕介子推出山。大火燒了3天,介子推還是沒有出來,發現時已抱樹而死。在他身後的柳樹洞裏藏有一片衣襟,上寫:「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晉文公悲痛萬分,安葬了遺體,將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常望它哀嘆:「悲哉足下。」

此後,「足下」成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介子推被火焚而死,晉文公下令每年這一天火禁,不准動火,也稱冷節、寒食節。據說民國以來,將寒食與清明同過,清明節也應是來自介子推的詩「勤政清明復清明」吧。

一連幾日清明復活節假期,被困一年半無處可去的香港人,拉家帶口四處行走,香港沒什麼可玩,唯一的節目就是一家大小圍坐吃一餐,大小食肆全滿,都是等號排隊的人,能吃上就好,哪還顧得上冷食熱食。

內地有些地方延續老規矩,到了這一天,依舊要冷食。各地方冷食習慣不同,生吃雞蛋、冷餑餑、冷高粱米飯、炒麵,不是用油炒,是炒過的乾麵粉,青菜、豆腐生食,稱為青龍白虎。東北地區要在清明這一天「開醬缸」。東北大醬是有名的,東北人離開家鄉最想的就是大醬。

正宗東北大醬,以前聽說過沒吃過。第一次吃是在鐵嶺,記憶難忘。那一年,為寫電影,我追蹤採訪世界競走冠軍陳躍玲,從香港跟她到東北老家。世界冠軍這一次真是衣錦還鄉,光是霍英東先生送的黃金就重達1公斤,長途4,000里路,就我和陳躍玲兩個女子,盡量低調,真怕有人來搶,好在那時候信息不發達,民風也還純樸。

陳家的小村子已經鬧得人仰馬翻,東北人熱情,來看冠軍的親戚朋友都會帶來吃的,各種吃食擺了滿滿一炕。酸菜白肉我很愛吃,以前吃的是台灣酸菜鍋,酸菜融化在湯裏,肉片如紙薄,東北的是真材實料十分粗獷,面盆大的鍋子,肉塊像大拳頭,酸菜比筷子粗。最吸引我的是陳躍玲自家做的東北大醬,發酵了一個冬天的大醬,就在清明前後開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