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位於江西北部。而江西地處中國東南部,三面環山,廬山就鎮守江西的北大門,亦俯瞰着鄱陽湖。江西北部平坦,中部丘陵、盆地相間。幾千條河流縱橫交錯,其中大部分流入鄱陽湖,與長江相匯。

在鄱陽湖與長江匯流處,屬九江市湖口縣。這裡有座山,叫石鐘山。長江流了五千多公里後,在這裡轉了第三個大彎,從石鐘山開始,長江就進入下游。鄱陽湖湖面就以松門山為界,分南北兩部分,南部主湖區寬廣,湖水較淺;北部狹長,湖水則較深。

鄱陽湖湖面面積就有3,283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湖泊,僅次於鹹水湖的青海湖,而鄱陽湖則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中容量最大的湖。幾個長江中下游的淡水湖,就像長江的肺葉,在枯水期為長江補給水量。當洪水到來時,鄱陽湖會吸納長江多餘的水。就這樣一吞一吐,幫助穩定了長江的水勢。

湖水補給了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博陽河、西河等河道,經調蓄後,向北由湖口注入長江。入長江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水量的總和。不過,鄱陽湖的季節性變化很大,洪水期與枯水期面積、蓄水量差異懸殊。具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線」的獨特形態。

想不到,那一碧萬頃,波瀾不驚的鄱陽湖,在歷史上曾發生幾場關鍵性的大戰役。鄱陽湖在三國時代,乃東吳都督周瑜訓練水師之處,擔起抗衡曹操八十萬大軍之重任,火燒赤壁,奠定三國鼎足之功。

元末時群雄並起,朱元璋與陳友諒之間,為求確立義軍領袖之地位,在鄱陽湖作生死之戰。朱元璋最初不敵陳友諒的巨艦樓船,後因為秋陽久曬,導致鄱陽湖水位降低,加上江水退潮,陳友諒的巨艦被迫擱淺,又遇朱元璋火攻,陳友諒兵敗而死。朱元璋遂一統群雄,全力伐元。

明朝中葉,大思想家、哲學家,同時也是軍事家的王守仁,也在寧王之亂(亦稱宸濠之亂) 時,在鄱陽湖生擒寧王朱宸濠。還有一場「水戰」讓人看得更加起勁的,就是清朝太平天國時期,石達開之湖口大捷了。

清咸豐三年,太平軍自南京北上,被曾國藩所領之湘軍所阻,屢戰失利,退守江西九江、湖口。石達開放下西征軍務,來到湖口督師。當清軍大舉來攻時,石達開命人鑿沉一些載滿砂石之船,阻塞湖口進出,將清軍截斷成幾段,再分頭夾擊和殲滅,打得原本躊躇滿志的曾國藩大敗,羞憤之下要投湖自盡,幸得左右力救,得以不死。

「鄱陽湖畔鳥天堂,鷸鸛低飛鶴鷺翔;野鴨尋魚鷗擊水,叢叢蘆葦雁鵠藏」這首詩寫盡了每年冬天,在鄱陽湖出現的候鳥群空前盛況。每年從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飛來的成千上萬隻候鳥,就在鄱陽湖過冬。如今,鄱陽湖保護區內鳥類已達三百多種,近百萬隻,珍禽五十多種。

一個個鳥家庭,棲息在湖畔的國家濕地公園。東方白鸛則擁有黑白相間的羽翼,也同是鄱陽湖的超級貴賓,因全球的東方白鸛僅餘三千多隻。而牠們飛行時,黑色的羽毛就會貫穿雙翼。要分辨,就要待牠們展翅高飛了。

白鶴是這裡的常客,紅色的額頭配襯潔白的羽毛,正是牠們最突出的標誌。世界上現有白鶴大約為四千多隻。其中90%在鄱陽湖過冬。白鶴展翅時,只有翼尖會露出一小截黑色。

鄱陽湖還有幾個奇觀,一是「廬山西海」,它原名叫柘林湖,因它靠近廬山,便改名叫廬山西海。在湖中1,600座小島中,有一座心形島,成為很多甜蜜回憶的製造地。

其次是湖上有幾座古建築的屋頂和塔頂露出水面。事實上,它們是興建在一個名叫「落星墩」的湖中小島上。待枯水期水位下降,水下的小島就會完全顯露出來。

還有是「鄱湖接近長江處,二水相交奇景生;澈液渾流互排斥,濁清界線見分明」。在長江、鄱陽湖的匯合處,界線分明,一邊混濁,一邊清澈,互不相融,可見一條明顯的清濁分界線,令人驚嘆不已。

●雨亭 (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

逢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