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征

我跑步時聽音樂是一陣一陣的。前一陣子聽HipHop,最近則是音樂劇。那一天,我正好聽到了《羅密歐與茱麗葉》。在這部劇的第四幕第三場,茱麗葉向神父要了一瓶假死的藥水,準備趁着旁人不注意,就瞞天過海的與羅密歐私奔。

我想她在喝下這藥水的時候肯定也有點心慌。畢竟沒有嘗試過,也不知道喝了以後還能不能醒過來。但一想到失去愛人的痛苦,真正的死亡似乎也沒那麼可怕了。所以當所有人都在外面忙碌的時候,茱麗葉獨自一人在臥室裏偷偷喝下了整瓶毒藥。

她的乳母第一個發現了她的死亡。立刻驚慌失措地大叫着:「Juliette est morte(茱麗葉死了)!」這時音樂變得急促起來,這部劇的第一個真正的高潮到來了。在所有人的慌亂當中,茱麗葉成了愛情的犧牲者。但觀眾不難過,因為是局外人,我們早就知道了整個內情,所以心裏十分歡喜。想着羅密歐馬上就會到指定的地點和時間救走剛好醒過來的茱麗葉,兩個人從此歸隱山林,遠離仇怨。所以這次死亡並不是真正的悲劇,反而是一個喜劇,預示着一次重生,代表着苦盡甘來的可能性。它雖說依然是終結性質的,不過終結的卻是苦難。就好像《倚天屠龍記》當中的張翠山和殷素素,在機緣巧合之下流落荒島。這十多年,就變成了他們一生當中最幸福平靜的時光。

茱麗葉的這場假死,讓死亡變成了一場饋贈。男女主人公的浪漫愛情在這個死亡的假象當中迎來了這個高潮,誕生了一個勇敢的、擁有慷慨赴死決心的、戀愛當中的16歲少女形象。連帶着,還引導出另一個同樣甘願為愛赴死的英俊少年羅密歐。這真是浪漫極了。儘管故事的結尾,兩個陰差陽錯的少年喪了命。但這種體驗並不真的很壞。假如瘋狂一點,我們把死亡看成一種永恒,這個因愛而痛苦的瞬間就會因為死亡的戛然而止留在最高潮,這愛在此處定格,沒有比這更完美的事。

一場假死,後面再接着一場真死。通過對死亡的重複強調,讓一對戀人奮不顧身的形象鮮明閃爍。這符合我們對於主角的認知。經常看電影、電視和小說,我們會發現主角都是自帶光環的,他們永遠不死。我們經常會半嘲諷地說:「這些人因為是主角,他們都無往而不利。連子彈都要繞着他們走。」

這與日常生活完全不同。在真實的世界裏,死亡是無法被忽視的。作為一個永遠也無法被人類越過的障礙,甚至可以說,在人類的大多數痛苦當中,死亡是一種終極結果。它左右了我們的行為與命運。

然而,這個作為終結的死亡在文學作品當中完全不同。羅密歐和茱麗葉死了。但他們的死亡絕不草率。為了他們的死亡,莎士比亞費上了大量的筆墨對這個作為終點的情節進行鋪墊。有了這些筆墨,在他們死的時候,死亡就成了一種儀式。儘管在我們眼裏,死亡是一個事實。但我們並不是真的關注它。在這個死亡的背後,我們看到了主人公用死亡所換取的東西。它一直若隱若現,直到這個死亡到來,這重價值就被推高了。並且,間接地,為了這個價值犧牲自我的這位主人公,也因為自我貢獻,顯得極為高大。所以,文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倡導禁忌和邊界,哪怕再庸俗的文學,也是光明的。因為,它總有一股超然忘我的氣質,我們將之稱為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