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通社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捷教授團隊與中國地震局合作,近日推出世界首個人工智能地震監測系統,名為「智能地動」,可1秒內精確估算地震震源機制參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團隊成員朱慧宇11日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表示,「智能地動」能夠根據數據庫中匯集的上百萬個地震資料,結合地震學理論,快速處理正在發生的地震數據。不僅可推斷斷層的破裂方向、速度等,還可以幫助預測海嘯、強餘震的可能分布等。

一秒鐘之內獲得震源機制

朱慧宇介紹,「智能地動」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台人工智能的地震實時監測系統,它是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時地、自動地去檢測地震,發布地震的信息。

據了解,傳統監測系統多由人工參與,耗時長。「智能地動」系統可以在一秒鐘之內獲得的地震三要素時空牆以外,還可以獲得震源機制,就是它破裂的斷層、方向這些信息。

朱慧宇說,通常國際上在地震發生之後,大概3分鐘到10分鐘才會發布出來地震的破裂的震源機制的解讀。但是在3分鐘至10分鐘之後,這個地震已經發生完成了,然後這個破壞造成已經實現了。我們這個一秒鐘就是可以在地震破裂性的信息尚未到達區域的時候,把信息發布出去,對這個防震減災是有非常大的意義的。

近年來,隨着科技的發展,中國減震減災能力不斷提升,人工智能、超算等前沿科技被越來越多應用於防震減災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