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薛永恒2月13日到訪落馬洲。分別視察河套地區各項工程和計劃的進展。 資料圖片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正在審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綱要草案明確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特區政府會全力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科技發展計劃,從「外循環」及「內循環」方面,透過吸納國際人才、建設研發平台、推動港深以至大灣區科創合作、企業與青年支援等,為香港創造優質就業機會、改善民生,並為國家發展作貢獻。香港的大學學者及創科界則表示,「十四五」規劃展示了國家對香港的重視,透過理順創科產業生態,可完善本港經濟結構,為青年人才提供機遇,讓香港成為更有活力、更具創新力的城市,整個社會都能受惠。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郭虹宇

國家近年大力支持香港創科發展,令創新科技成為新動力,為本港經濟產業轉移帶來機遇,幫助香港社會民生重新上路。薛永恒昨日表示,感謝「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又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內地與香港科創合作關係,和推進深港河套粵港重大合作平台建設。

他說,本屆特區政府至今已投放逾千億港元,循八大方向、透過一系列資助計劃、培育計劃及基礎建設,發展創科,成果漸現,香港可憑藉國家對香港的支持,繼續在「一國兩制」下發揮多方面的自身優勢,包括雄厚科研實力、國際化營商環境、完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及簡單透明稅制,積極參與「雙循環」,並貢獻於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的建設工作,貢獻「國家所需」。

在「外循環」方面,薛永恒表示,特區政府今年上半年推出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有助本地大學吸引國際知名創科學者,匯聚國際科研人才。至於「InnoHK」創新研發平台,亦吸引世界多間頂尖院校和科研機構申請進駐,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研發合作中心的地位。

在「內循環」方面,他提到,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是特區政府推進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同時可將香港堅實的科研實力與深圳強大的先進製造能力結合,組成涵蓋上、中、下游的增值鏈,發揮港深兩地優勢互補的功用。

陳清泉:港持續穩定繁榮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陳清泉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國家進入科技自立自強的新階段,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體制與此一脈相承,科技創新的成功離不開領軍人才、核心技術、國家政策、企業市場及金融幾個方面,體系體制的完善就是將科學到技術、技術變成產品的轉換。

他說,「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正式提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成為國際航運中心,三個中心正符合香港目前的迫切需要,能完善本港經濟結構,又能促進粵港澳的融合,是香港能夠持續穩定繁榮的基礎,亦能讓香港更好發揮融入國家的建設,發揮香港應有效用。

陳清泉指出,香港有多所名牌大學,能更好地吸引國際人才,發展原創性、基礎科研,並為青年人才提供機會,下一步則需要由政府加強協調,讓大學、應用研究院、科學園、數碼港等科研機構組織起來發揮作用,並把科學工程與人文結合,讓科研成果體現前瞻性與獨特性思維。由於香港缺乏龐大市場及大型的技術轉化研發中心,需要與包括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合作,做好粵港澳優勢融合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