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地媒體報道,一家內地的科技公司瑞萊智慧Real AI團隊宣布,通過AI算法生成特殊花紋,攻破了19款手機的面部解鎖系統。從技術層面來說,人臉識別到底是否安全?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徐偉棟說,「刷臉」支付存在着不少的安全問題,「其中最大的風險當屬人臉等生物特徵的不可重置性。」他舉例表示,以密碼為代表的傳統支付手段也有可能被竊取或洩漏,但客戶只要重置密碼,就能讓攻擊者獲得的舊密碼失去價值,這意味着風險的上限是發現密碼洩漏之前的財產損失。但由於人臉識別這一種生物特徵無法重置,一旦洩漏,「就會意味着在互聯網的某個角落裏,永遠留着你的個人(信息)『鑰匙』,風險的上限是非常高的。」

技術升級有望保障安全

不過,亦有行業人士持樂觀態度。袁海說,人臉識別技術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有一波技術升級的行業需求,會加築起一道又一道的防線來保障安全。相對應的,更高AI算法複雜度帶來的對AI芯片的算力提升要求,後續市場對芯片算力的需求會進一步提高。他舉例,「比如說傳統監控只是讓機器『看得見』,我們公司現在做的事情,就是要讓AI視覺芯片『看得清,看得懂』。尤其是在芯片單位算力下,能得到性能、功耗、成本的最優組合。在智能安防應用中的現實意義,就是大大降低人看監控的工作量,提高破案率和破案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