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我身邊很多朋友吃素,我經常苦口婆心勸他們吃魚或吃些肉,不要吃全素。

各種養生知識都說吃素才有益身體健康,導致很多人漸漸變得很少吃肉,甚至不吃肉。

長期吃素的話,身體就會出現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引發疾病。據數據統計,每六個老年人中就有一人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所以吃肉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人年紀越大,吃肉的頻率就越來越小,而吃得越清淡,人體的老化程度就越嚴重。

一味地吃素對身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對中老年人而言,五穀雜糧以及蔬菜中的營養物質是有限的,像鐵,以及部分氨基酸、脂肪等人體必需的物質植物提供的非常有限,長期吃素就會導致人體出現缺鐵性貧血以及缺乏各種維生素。

吃素意味着蛋白質、脂肪攝入不足,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如果食物過於清淡,長期下去體質會變差,遇到點小病很容易就倒下。

老年人合成代謝能力漸漸下降,但分解代謝在增加。如果飲食搭配不好,純粹吃素,就會導致營養不良。

蛋白質供應不足時,會導致免疫系統的免疫球蛋白減少,從而使身體抵禦外來危害、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更容易患流行性感冒和各種疾病,甚至會增加腫瘤的發病機會。

長期素食的人因為蛋白質攝入減少,會加速皮膚的老化,導致女性卵巢的功能下降,卵巢提前衰老,可能會出現閉經和月經紊亂,以及內分泌失調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女性更容易衰老。

研究發現,長期吃素的人更容易患上膽結石。

吃素的時間一長,人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患上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概率就會增加,早死的風險也會上升兩倍左右。

動物性蛋白質比植物性蛋白質質量好、吸收率高,如果只吃植物性蛋白質,容易引起營養不良。食草動物有兩根巨大的盲腸,而人的盲腸已經蛻化。人類如果只吃植物,就會患上營養不良性等疾病。

對腦部及神經系統重要的營養物質是含有硫質的氨基酸和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在蛋和肉類中最豐富;人體無法合成的某些氨基酸,例如牛磺酸和肉鹼,一定要從紅肉中攝取。

蛋白質可控制體內酸鹼度和調節水分的平𧗾,但當蛋白質攝取不足,血液和組織都變過酸或過鹼,視乎所進食食物的酸鹼度而定,因此素食者常有酸鹼不平𧗾的毛病。不吃肉就難以獲得充足的優質蛋白質,亦會缺乏許多重要的礦物質,因為以素食為主的飲食,欠缺吸收礦物質的脂溶性催化劑。

魚肉中含有的脂肪極少,且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人體的血液黏稠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魚肉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具有預防甲狀腺疾病以及老年癡呆的作用。魚肉中還含有葉酸以及維生素B,高血壓患者經常吃魚對身體十分有利。

中老年人經常食用一些肉類,對身體的健康很有好處,健康飲食講究的是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