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故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因此亦稱為「元夕節」。

元宵節的來源,有說是漢武帝因久病不癒,求助於主宰人間的風雨、饑饉和瘟疫的太乙神,其後竟奇蹟治癒,乃於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從此便形成元宵節張燈結綵的習俗。另一說是東漢明帝篤信佛教,於上元夜在宮廷、寺院,燃燈表佛,命全國上下一律掛燈,遂相沿成俗。

隋唐之後,上元夜放燈的習俗已流傳甚廣,並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元宵佳節,張燈時間也從一夜增至三夜。唐朝韋述所著的《西都雜記》:「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金吾是古代官名,執掌京城衛戍。意思是指原本實施的夜禁,在元宵及前後各一日,獲得官府取消。劉肅《大唐新語》亦載:「神龍之際,京城正月望日,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遊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遊,車馬駢闐,人不得顧。」到北宋時放燈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發布節假十天的規定,為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燈節。

夜遊已成為元宵的習俗之一,除了是為觀燈,亦是為了驅病除災。民間有句俗語:「元宵走一走,病災遠遠溜。」古時婦女三步不出閨門,據說在元宵節時,婦女穿着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直到夜半才歸家,可治病強身,抖去晦氣,祈免災咎等,所以又叫「走百病」。

今年的元宵節,因疫情關係,很多綵燈會都取消了,元宵賞燈夜遊的習俗未能實行,大家不可聯袂鬧元宵呀。

中國文化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院成立了二十年,旨在弘揚中國文化,加深香港市民與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