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最近有個「連環熱搜」挺有意思。先是「累丑」這個詞上了熱搜,繼而第二天,一個「#語言水平退化的日常表現#」的tag也上了熱搜。難以理解得無處下嘴是不是?這正是這波公眾的情緒和特點所在。

累醜,源自一位網民發的微博,說「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get過一種醜,叫累醜。就是短時間內五官沒有變化,體重沒有變化,皮膚沒有變化。但是因為連續熬夜/加班/高強度勞動/沒有良好休息後整個人呈現出一種枯草一樣被吸乾的醜感……」這位發明了「累醜」一詞的網友大概自己也沒想到,這條微博一炮而紅,竟被60萬人點讚,超過10萬人轉發,5萬人評論。

如此多人回應,想必是大量社畜們心有慼慼焉,倒也沒什麼稀奇。有趣的是,第二天,#語言水平退化的日常表現#的tag緊跟着登上熱搜,而核心引導事件就是有網友吐槽:累醜,不就是憔悴的意思嗎?

確實就是憔悴的意思,但已說不出這個詞。網民們繼而發揮嘮嗑精神,不斷積累着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語言水平退化現象。比如前一陣也上了熱搜的「實體錢」,其實就是「現金」的意思,而「現金」在生活中,更被很多人胡亂說成「紙錢」;比如經常說的「純音樂」,在很多環境下其實是「曲」;比如很多人不會說「堵車」這個詞,而是說「卡」;還有人評論說自己是「窮醜」,後面有人默默跟帖說「那似乎叫窮酸」;最有趣的是很多人表示自己已經不會使用準確的動詞了,比如「把麵撈出來」會說成「把麵拿出來」,更有東北網民笑說他們只用一個「整」字就能代替生活中所有動詞……

說到這裏,無獨有偶,東北人民不孤單,早前高曉松曾講過一個段子,說一北京人接電話,全程能用不同聲調的「臥槽」來表達所有情緒和意思。至於書面語言「的地得」的使用,能在日常網上打字聊天時還嚴格遵守規則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語文能力日益衰退的原因有很多,互聯網語言的影響是其中重要一個。當人們不再看書,不再閱讀嚴肅文學,而是整日泡在互聯網上,每天浸染在各種網絡語言中,那他的表達也只能剩下「寶寶心裏苦,但寶寶不說」、「感覺身體被掏空」、「吃瓜群眾」、「老司機」、「辣眼睛」、「沒毛病」等等這種了。

另一個原因是輸出日少。不讀書只娛樂的結果就是知識愈來愈貧乏,愈來愈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而當思想愈貧乏,輸出的慾望就愈少,或者即便是輸出,也不會再有深刻複雜的思想,也就不再需要細膩準確的詞彙去描述、表達和溝通。

當有一天,鬱悶、憂傷、失落、惆悵、酸楚、黯然、苦悶、悔恨、懊惱、委屈、憂鬱、悲傷等等這些詞都消失了,而只剩一個「心情不好」時,這世界該有多麼的粗糙。

而當有一天,再沒有人能說出「今晚月色真美」、「餘生請你指教」、「今夕何夕,遇此良人」等等這些話,而只會一句「約嗎」時,這個世界又該是多麼的無聊。

下一次,想說「好」的時候可以說好,但想說「不好」的時候,試着換個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