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失業率升至6.6%,見16年新高,換上往年,不少 「打爛飯碗」的打工仔會轉行揸的士,不過今次疫情封關,市民又在家工作,連的士司機都失業,但樓市成交旺,多了失業人士加入地產代理行業,令持牌代理人數突破4萬的新高紀錄,地監局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持牌代理人數為40,802人,按年增3.25%或1,284人,創歷史新高。
失業人士加盟 年增1284人
地產代理人數「疫」市創新高,也令業界競爭加劇。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出,去年一二手及非住宅樓宇註冊量約73,322宗,按年減少2%,今年即使整體樓市成交量預料會反彈20%,亦只有8萬多宗,以目前全港達4萬名持牌代理計,每人一年平均只有2單成交,肯定不夠生意做。
目前傳統大中型地產代理行的代理月薪,都是以底薪加與公司拆佣支付薪酬,底薪一般約7,000至8,000元,促成交易後,與代理行的拆佣金比率平均約10%至30%,部分做得好的地產代理年薪逾百萬元。惟代理行每月亦會訂出「底線」(Bottom Line),即每月交易額最低的一定比例代理或者連續3個月都未有開單的代理,都有機會被發出警告信,隨時被叮走。另外亦有部分以加盟方式入職的地產代理行如Q房網,不設底薪,以高達45%至88%拆佣方式吸引代理入行。
美聯看好後市 今年增聘800人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也指,行業僧多粥少已持續多年,「5、6、7、8名地產代理爭一單生意場面已司空見慣」。他相信今年在有疫苗接種等利好因素下有利經濟復甦,本月一二手樓交投已回升,料全年整體交投比去年好。
布少明認為,地產代理行業仍有可為,因此今年該行住宅部計劃增聘800名代理,目前該行已有近5,000名代理從業員。他又相信,本港失業率上升下,不少零售、旅遊以及航空業失業人士都有機會轉行加入地產代理行業,持牌代理相信會進一步上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悅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