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遜謙在給孩子們上戲劇課。受訪者供圖

建起了橋樑,就沒人在乎那看似難逾越的河

「太美了!這都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精粹,很值得與孩子們分享。」北京中關村一間雅致的茶室裏,香港著名兒童戲劇導演、戲劇教育家葉遜謙興奮地展示手機裏存的《九九消寒圖》。這個代表中國人過冬哲學的「數九」繪圖法,與「二十四節氣」等傳統文化一起,被葉遜謙熔鑄成一堂戲劇教育課程《節氣》中,走進了孩子們心裏。●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寶峰 實習記者 李穎 北京報道

春天冰雪消融,雪化成了水,滋潤大地,葉遜謙把雪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孩子們又在《節氣》中把故事講給我們。剛結束一堂戲劇課的葉遜謙風塵僕僕地趕來,還沒喝一口茶,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九九消寒圖》是思考生命的循環,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宗留下的人生循環的24個節點。幾百年前,丹麥的安徒生想的也是生命的循環。把這兩個文化放在一起,你會發現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沒有什麼不可以融合。」

年過不惑的他,接受採訪時常常做出戲劇表演者誇張又逗趣的動作,或是爽朗又童真地大笑,這個完全沉浸在戲劇世界的香港藝術家,確乎與他的坊間外號「戲劇頑童」十分吻合。

安徒生童話融入花旦唱腔

葉遜謙將安徒生童話《小意達的花兒》中也融入了《節氣》元素。在這個異國故事裏,女孩小意達看到花兒凋謝十分傷心,在花園裏埋葬了花,沒想到來年卻開出了更美麗的花朵。葉遜謙看到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東方意蘊。這不是他第一次在作品中結合不同的文化,作為一個有着多元背景的藝術家,葉遜謙認為,相比差異,自己更看重的是共性。

葉遜謙在北京出生,香港成長,美國留學,與丹麥有長期的藝術交往……走南闖北多年的葉遜謙一路「漂流」,一路結交朋友,將自己的戲劇帶到世界各地。

幾年前,葉遜謙帶學生去丹麥演出,演出的劇目是改編自安徒生的《夜鶯》。「安徒生從來沒來過中國,這是想像中的發生在中國皇帝與夜鶯之間的唯美故事。但我們是不是可以切入一些中國傳統文化?」葉遜謙回憶道,在丹麥的劇院演出時,主角夜鶯一開口,獨具中國特色的花旦唱腔就立刻驚艷了在座的所有丹麥人。在丹麥和中國之間,葉遜謙用童話搭起了一座通往東方世界的橋樑。

冀今年續辦兩地交流活動

「戲劇,不止於舞台。」葉遜謙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他相信戲劇的力量遠超過舞台的局限。2019年,葉遜謙曾想組織一次以「橋」為主題的旅行,帶着內地和香港的學生一起去創作和思考。「孩子能影響很多東西,就像他們的想像力,有太多的可能性。」但由於當時香港的修例風波而未能成行。2020年又因為疫情嚴峻,也沒有再啟動這樣的交流活動。

萬物皆有裂縫,但應該把眼光放在「橋」上,葉遜謙說。無論是家長與孩子之間,還是內地與香港之間,「只要搭建起了橋樑,就沒有人在乎那條寬闊的、看似難以逾越的河,只有橋才能讓雙方都獲益。」等疫情過去,葉遜謙希望能夠繼續舉辦內地與香港的青少年交流活動,「我人微言輕,但是我們可以用柔軟的、潛移默化的方式,用藝術去審視香港跟內地的關係,搭建起更多的橋樑。」葉遜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