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在破獲是次「殺豬盤」詐騙案中檢獲的「交友心理攻略」教材,主要大致包括「踢料」「分析」「噓寒問暖」「炫富」等等。
該所謂「攻略」教騙徒在找尋獵物時,先分析受害人背景,是白手起家、富二代還是上班族,再為對方設定角色,暱稱對方為「哥哥、同學、寶貝」,令受害人更投入傾談,以順利套取個人資料,如喜好、夢想、目標,投其所好等。在覷準容易「入位」弱點後,再誘騙參與投資計劃,下刀「殺豬」。
詐騙集團會特意找年輕貌美女子施展「美人計」,首先在社交平台上載美人照,吸引異性,起初互相交談,套取受害人個人資料,及盡量投其所好「鍾意傾咩就傾咩」,更教導女行騙者撒嬌「女仔可以任性,可發吓脾氣」,在與受害人「傾心事」時「多讚美」,如傾談間噓寒問暖,「關心」受害人工作壓力、幫佢、提供意見、慰問,以獲得受害人信任,軟硬兼施。
該「交友心理攻略」教材又指導騙徒如何給予受害者人「假希望」,包括聲稱自己是有理想目標的人,有投資心得,同時不斷在平台上炫富,擁有名牌手袋、名車等,希望誘導受害人感投資興趣,如對方沒有興趣則多分享自己生活細節、賺錢心得,令受害人動心。
警方表示,詐騙集團一般一兩個月完成一宗行騙過程,但涉及最大金額1,200萬元騙案則花費時間較長,其間更與受害人相約會面。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