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新冠疫情陰霾未過,政府有意對重複出現確診的街區實施封閉,加上限聚令收緊,市民寧願急急腳回家也不願在街上流連,除零售業外,對運輸、美容等行業更是致命打擊。過往經濟轉壞時,無工開的市民都會走去轉行做的士司機,但實情不是那麼好景,有些夜更司機甚至要「貼錢返工」。的士司機李先生由廠家老闆轉行做司機,日入六百元,生計難保。專做機場客的司機全叔由日入二千,到一天能賺數百元已是奢侈。司機們無奈無望,只剩兩袖清風。
入行無人脈 只能揸夜更
專門從事模具製造的廠家老闆李先生正是生意關門大吉轉做的士司機的真實寫照,本來在內地常平和香港元朗有自己廠房,但內地工資不斷上漲,又多雜項開支,又面對買家走數,資金無法回籠,結果廠房難以繼續營運,無奈下把兩地廠房關門大吉,兩廠房賣掉還債,半世紀的生意心血一筆勾銷。人回來香港後要養家糊口,最快入行的自然是做司機,無人脈入行,早更無份,只有做住夜更先。
李先生慨嘆,在疫情下人人充滿戒心,臨近歲晚市民下班或放工也寧願急急腳回家,加上減薪裁員潮削弱市民消費力,早更生意下跌五成,而夜更更是幾乎無生意,很多司機也不願意租車。由於生意非常慘淡,加上司機租的士需要支付車租及油錢,如果無客的話分分鐘要「倒貼揸的士」,而晚上6點後的禁堂食,條街人影都無個,導致夜更生意近乎零,所以不少司機都只開早更不開夜更,開始見有行家連的士都唔做,轉行到各行各業、連送外賣也有。即使有疫苗亦未必即時減退疫情,估計起碼要等半年才見曙光,前路茫茫下,不排除會申請綜援,至少有口熱飯食。
日做3000元生意減至約500元
專門做機場客的士司機全叔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本來做長途客生意,「每支旗」可做到200至300元,以往每日可做2,000至3,000元生意,但現在只能做「散客」,等客時間加長兼且「每支旗」金額減少,每天只能做到400至600元,「有時兜咗個區幾圈都冇客」,扣除車租及油錢之後,落袋已經所剩無幾,完全無法養起一頭家。
他訴苦說,由於機場及關口未開通,大量的商業活動及旅客消失,的士業由「人等車」變成「車等人」。在大型的士站例如九龍站、九龍塘、荃灣西西鐵站、紅磡車站等,以往平常司機等大約10多分鐘就可以「做一支旗」,但現在就要等平均45分鐘才「做一支旗」。由於客人減少,部分的士站更出現長長的士車龍,荃灣西西鐵站外的士車龍更延伸至萬景峯2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