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寅彭選輯《清詩話三編》。 作者供圖

潘國森

《在山泉詩話》(據《清詩話三編》的現代標點本,該著為硬皮精裝32開本,共十冊,大如磚頭!)寫兩廣總督徐廣縉(1797-1869年,1848-1852年在任)的官轎被人投入了滿是毀謗侮辱言詞的匿名信,徐督認定是潘鏡泉所為。潘飛聲還補充道:「聞蓉舟美儀容,善諧謔,每遇富貴人,狎弄之如小兒,然無敢仇之者。」那麼「荒唐鏡」當有許多肆意狎弄旁人的前科。或許這才是他贏得「荒唐鏡」渾名的真正原因。恃才傲物,宜乎大志未伸!

潘飛聲(1858-1934年),字蘭史,號劍士,廣東番禺人。其於「荒唐鏡侮辱徐廣縉」一事只屬耳聞,非是「第一手資料」也。「在山泉」容易令人聯想杜甫《佳人》的「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書名實與香港有關!潘飛聲在光緒中葉應德國柏林大學之聘,任漢文學教授。回國後,曾旅居香港超逾十年,擔任《華字日報》主筆。當時居處飲用山泉水,書首介紹:「蓋港人汲飲,皆引導山泉為天廚玉液也。」《在山泉詩話》是潘飛聲在港編撰工作之餘寫成,於民國二年(1913年)刊行。

黃世仲(1872-1913年)小說《洪秀全演義》寫此事,還加了徐督的繼任人葉名琛(1807-1859年)作為第二號「原告受害人」。葉督的名氣可比徐督大得多,皆因葉督後來被英人俘虜,客死印度!外交家薛福成(1838-1894年)譏葉為「六不總督」,即「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這兩任粵督處理英國殖民主義者侵略不力,不過道光帝在1848年封徐為子爵,1849年封葉為男爵。《洪秀全演義》第十回:「只因當時兩廣總督子爵徐廣縉,廣東巡撫男爵葉名琛,各負虛名,不理政事,累得內患外攻,竟無寧日!潘鏡泉大憤,便寫了數百張『不肖子、不孝男』六個字,偏貼城廂內外。因此官府聞知,便要把潘鏡泉拿捕。」拿子爵男爵來做文章,一絕!這小說還有提及潘鏡泉向太平天國西王蕭朝貴通報消息。

黃世仲,別號禺山世次郎,廣東番禺人,政治家、報人、小說家。民初任廣東民團局長,被都督陳炯明以侵吞軍餉罪名槍斃。黃世仲比潘飛聲年輕十餘歲,距「荒唐鏡辱粵督」的公案更遠,小說家言,恐未可盡信。

李長榮《柳堂詩友詩錄》對此事附註云:「事詳樊昆吾處士封所撰傳,譚崑圃明經璈所撰碑。」處士是未有功名、未出仕做官之人。明經在此是貢生的敬稱,貢生的功名比生員高一級。樊封(1789-1876年),字昆吾,漢軍鑲白旗人,詩人,尤熟廣州掌故,後來官至通判,著有《南海百詠續編》。李書在同治二年(1863年)刊行,當時樊封還未當官。譚璈,生平待考。李、樊、譚與潘鏡泉同時,他們的說法或比潘飛聲、黃世仲可靠。話雖如此,潘鏡泉是被冤枉還是主動侮辱徐廣縉和葉名琛兩任粵督?在未見到樊封和譚璈的「證供」前,只好存疑。

徐督去、鏡泉歸,李長榮和潘飛聲對後續發展又有不同的說法。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荒唐鏡潘鏡泉故事」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