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業樑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中華民族以農業立國,以德以禮管治施教,幾千年來,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處事,同域外國家民族和平共存;修築萬里長城,無非抵禦外敵入侵,直至野心勃勃的外敵兵臨城下,國人才會毫不猶豫地予以還擊。

眾所周知,公元1405年起,鄭和多次「下西洋」,所率領的航海船隻就有兩百多艘,船員2.5萬人,鄭和所乘坐的帥艦(「寶船」),排水量就達到7,600噸,整個隊伍可以媲美現在的航母戰鬥群。鄭和隊伍所到的地方,包括蘇門答臘、蘇祿等共計30多個國家,航程保守估計,遠達紅海、非洲東岸。

中國始終與世界共同繁榮

當時的中國國力強盛,但中國沒有選擇叫鄭和侵奪別國資源領土,開闢殖民地,稱霸全世界。立國經歷幾千年,中國人更知曉和平的難能可貴,既沒有壓迫其他民族的野心,也沒有自認「天下第一」的狂妄心,而是希望世界可以「和平共存」。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想把文明帶給世界,把先進技術傳授予世界,讓整個世界共同繁榮。

英國學者霍布森(John Atkinson Hobson)明確指出,在近代以前的數千年裏,歐洲幾乎沒有自己的發明與發現,而近代西方的科技及機械的源泉是在中國。他認為,中國不僅開拓了歐洲中世紀的技術前景,而且她的許多工藝支撐了歐洲的文藝復興、海洋擴張和軍事革命,乃至支撐了英國的工業革命……一個接一個歐洲劃時代的變革—印刷革命、發現美洲、環球航行、伽利略革命和啟蒙運動等—都是基於從東方借來的發明,再來做充分的發展。

請以道德良心作反思

英國經濟學家埃里克L·瓊斯(Eric L. Jones)指出,早在10世紀的宋朝就揭開了世界性工業革命的序幕;通過「戰爭與和平」(絲綢之路、蒙古征服、鄭和遠航)的技術傳播,它就為歐亞大陸兩邊(特別是英國和日本)向此方面的變化,準備了前提條件。

工業革命之後的歷史,相信你再熟悉不過,西方繼續擴充全球市場,貿易戰爭爆發,進而西方帝國主義殖民全球,開啟持續數百年的侵略殖民歷程。而中國,因為滿洲人顢頇無能,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下,戰火紛飛,生靈塗炭,割地賠款,被殖民被支配……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才漸漸找回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中學時代,我已在課本中學習孟子論四端:「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今天,若果你們仍然握着這紙飽含中國歷史最沉痛最恥辱的百年記憶的《聲明》狂呼亂叫,是以問:你們有無惻隱是非之心?你們的道德、良心和歷史責任何在?

順候台安

盧業樑於香港

二零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續昨日,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