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廈門港海天碼頭。(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網記者 海岩 北京報道)新冠疫情危機引發全球貿易發生結構性改變,全球對醫療防護用品和電子設備的需求大增,提振中國出口。德國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當地時間22日公布研究顯示,2020年中國經常賬戶盈餘(順差)增長一倍多,達到3100億美元,超過德國排在世界首位。

中國將在一季度末公布2020年經常賬戶等國際收支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前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經常賬戶順差1707億美元,已大幅高於2019年全年1413億美元的水準。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預估表示,2020年下半年中國出口同比增長13%,貨物貿易保持了比較高的順差;與此同時,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的情況下,旅行支出大幅萎縮,使服務貿易逆差大幅下降,經常賬戶延續了小幅順差的態勢。第三季度經常賬戶順差規模922億美元,與GDP的比達到2.4%,預計四季度大概還維持在相近的水準。

此前德國經常賬戶盈餘4年蟬聯全球首位,輿論認為這主要得益於國際市場對「德國製造」的強勁需求。而2020年中國疫情防控得當,經濟快速復甦,外貿出口的強勁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張明分析表示,全球疫情爆發導致中國醫療設備行業與遠程辦公行業的出口額創下歷史新高;從2季度起,中國成為全球產業鏈上唯一可靠的中間節點,使得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上的重要地位短期內不降反升,中國出口佔全球進口的比重在2020年一度由14%的均值跳升至18%;另外,到2020年下半年起,全球需求有所反彈。

上述多重有利因素疊加,導致貨物貿易順差的上升,加上疫情衝擊導致的服務貿易逆差的下降,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在疫情衝擊下表現超預期,2020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分別達到1102與922億美元,創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新高。

展望今年,張明認為,中國外貿仍將穩健增長,但勢頭可能弱於2020年下半年,同時較大的中外增長差與利差仍將延續,2021年國際收支可能出現規模較小的經常賬戶順差與規模較大的金融賬戶順差的組合,雙順差格局將有力支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及有效匯率。

不過從長期看,張明提醒,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將導致儲蓄投資缺口逆轉,中國遲早會面臨經常賬戶逆差的格局,而國內外宏觀經濟與金融形勢的變化可能導致短期資本流動頻繁轉向。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