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1933年那次「國寶南遷」,故宮博物院的有些國寶也許在戰爭中消失於世。 資料圖片

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博物院乃至中華文化歷史上永遠值得追憶、回味的一頁。若沒有1933年那次「國寶南遷」,故宮博物院的有些國寶也許在戰爭中就此散落世界,更或者消失於世。經過近三年的修繕,落戶在重慶南岸區南濱路安達森洋行舊址的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在2021年元旦初步開放,迎來首批遊客,今年2月將全面對外開放。

2018年,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選址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時,先後赴四川、重慶、貴州等地,尋訪當年故宮文物南遷的路線,將西南地區的15個文物秘密存放點都列在考察範圍內,最終,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將紀念館定於重慶南岸安達森洋行。●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孟冰

故宮文物南遷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實質由南遷、西遷、東歸、北返、南渡幾個部分組成,而位於重慶南濱路上的安達森洋行倉庫則是故宮文物南遷的重要節點。  

安達森洋行護寶

故宮文物南遷之路異常坎坷:從北京運出後,首先運往上海;3年後,文物又從上海運到南京;「七七事變」後,這批珍貴文物又從南京分南、北、中三路向西部地區疏散。北路到洛陽、西安,再經寶雞、漢中、成都,落腳峨眉縣;南路先到長沙,後經桂林、貴陽,落腳安順華岩洞,後又轉至重慶巴縣;中路文物經漢口,至宜昌、重慶、宜賓,最後運到樂山儲存。  

1938年5月22日,9,000多箱故宮文物全部抵達重慶,分三處地址存放,其中,安達森洋行倉庫內共存放了3,694箱文物,是重慶存放故宮文物最多的地方。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存放巴縣、樂山、峨眉三路文物陸續集中於重慶南岸區,1947年5月至12月,全部南遷文物從重慶南岸區海棠溪碼頭運返南京。

據了解,選擇安達森洋行的倉庫,除了因為這裏面積大、空間高,有便利的水運交通外,更重要的是,安達森洋行倉庫的建造者安達森是瑞典人。當時瑞典在二戰中是中立國,安達森洋行倉庫被視為中立國的商民資產,不易遭到日軍轟炸。

故宮文物到達洋行倉庫後,每當日機來轟炸時,安達森洋行的主人——瑞典人安達森,就叫工人把瑞典國旗在洋行門口的旗杆上升起來,以求安全,藏於安達森洋行的這批文物,也因此毫髮無損。直至1939年4月,日機開始無差別轟炸重慶,國寶才再次撤離轉移。

修繕原則乃修舊如舊

梁思成先生曾說:「建築是民族文化的結晶,是凝動的音樂,是永恒的藝術。」建築有靈,銘刻歷史,紀念崢嶸歲月。

安達森洋行始建於1891年,經過不同批次的建設方陸續建成,其在慈雲老街內依山就勢,由8棟建築組成。土木結構建築,各倉庫均採用人字坡小青瓦屋面,大樑穿斗結構,築土為牆,石質基座。針對此特性,自2018年起,在中國著名建築大師張永和的親自操刀下,安達森洋行開始修繕與改造工作。修繕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應如何處理舊與新的關係是該項目建設中的難點。他指出,一方面,修繕工作採用「修舊如舊」理念,用到的大量木構件和青磚,都是工作人員深入川渝等地收購而來的老物件,具有歷史厚重感;另一方面,部分區域運用玻璃幕牆,體現出新舊對比與設計張力,建築的開放性有所增加。

目前,修繕後的安達森洋行已經部分開放,今年2月將全部開放。夯土黃牆、青石青瓦,散發着歷史的厚重味道。通達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的各棟建築,需踏足幽深的青石板梯坎路,青磚青瓦集中覆蓋在這些建築群中,不時被枝葉遮擋,隱藏其中。沿着八棟建築屋前屋後的小路往上走,歷史的氣息迎面撲來,你可以看到路旁的海棠花、可以觀賞隨處用心布置的山水畫等,還能飽覽對面的江景,景色美不勝收。因為這兒獨有的魅力,記者看到陸陸續續有不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紀念館依山而建,面朝長江,站在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樓棟之間的小路上,可以眺望極美的渝中半島景色,來福士、東水門大橋、江景,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