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疫情令不少人的財政狀況,加上臨近年關,開支增加又要交稅,銀行都推出五花百門的宣傳推廣稅務貸款產品。稅貸看似低息吸引,若你有借稅貸的需要,除了要先衡量自己的還款能力,也要留意你會否有以下3個誤解。
誤解一:攤長還款期會輕鬆些
有人會覺得「長命債,長命還」,用較長的還款期,每月還款額低些,令自已覺得每月都輕鬆還到錢,負擔得來,但這只是錯覺。拖長還款期可以減輕每月財政壓力,但實際上你要付出的總利息支出其實較多。而且一日債務未清,信貸報告的記錄仍在,日後有緊急借貸需要時,或會影響貸款申請。若在下一個稅季要借新稅貸,而舊稅貸仍未還清的話,便要承受更大的財政壓力。
誤解二:一定借到最低息率
貸款廣告標榜的最低息優惠通常附帶條件,例如僅適用於較大金額或特選客戶,若你未能符合條件,最終的息率有可能與廣告相差甚遠。另外,大部分私人貸款包括稅貸產品一般以「每月平息」作賣點,但月平息率並不能完全反映借貸成本,因為可能還有其他貸款支出,例如手續費或行政費。要清楚了解及比較不同機構的稅貸計劃,應該看「實際年利率 (APR)」,它將貸款的利息及其他費用和收費計算在內,讓你知道借錢的實際支出。
誤解三:借稅貸消費或投資有着數
稅貸廣告以低息作招徠,吸引你就算無交稅壓力,都可用來作其他用途,例如投資、消費。緊記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有可能蝕本金還要付利息,若未能如期將投資套現償還貸款,更有逾期還款而要支付罰息的風險。若用稅貸清還較高息的私人貸款,則要留意銀行或會收取提早償還手續費或罰息。若用來還信用卡卡數可以慳利息,未嘗不是一個方法,但前題是你必須審慎控制開支,以免助長你先使未來錢。最差就是用來消費玩樂,先享受後痛苦,最終令你債台高築。
借貸應量力而為
任何借貸都應按實際需要並量力而為,否則可能令財政狀況惡化及墮入不斷借貸的惡性循環。使用投委會「貸款及債務計算機」(https://tool-debt.ifec.org.hk/tc/debt.html)計算不同貸款金額、還款期及利率下的每月還款金額,找出一個自己能夠應付的貸款方案。●文﹕投委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