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我們每天都在消耗能量,而現代人的苦惱之一就是精力不濟,因為入不敷出。人的一生就是一個耗能過程,如不人為的加以控制,人的這一能量場就只會減弱而不會增強。人天天耗氣血、耗能量。白天損耗,晚上修復。白天是放電,晚上睡覺是充電,晚上只充了50%的電,白天還要釋放100%,少了的50%就得從五臟借。
五臟是藏的意思,藏的就是人體的精華,精華就是身體儲存的營養素,如果我們總是借,一般人借15年身體就垮了,所以年輕的時候什麼感覺都沒有,一到四五十歲,病就全來了。
人體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氣血」二字,我們身體的一切疾病,都是氣血出現問題而導致的。人體是靠氣血在供養,氣行血行,氣滯血瘀。氣血充足,運行通暢,人就會健康長壽,否則人就容易得病。
只要氣血和順,人體自然不會出問題。所以我們說,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養氣血。
氣血通調則身體無恙,百病不生;氣血不調則怪病不斷,痛苦不堪。
一切人體的健康問題都是由氣血不暢、氣血不足導致的;所有身體問題的調理都要靠通暢氣血、補足氣血來實現。只要我們讓氣血暢通,就能百病不生;只要我們把氣血補足,人體的自癒能力就會自動開啟,發揮作用。
氣血是人的後天之本,人體的五臟六腑、骨骼經絡,乃至毛髮皮膚都必須依賴氣血的滋養,沒有氣血就沒有生命。
氣是宇宙的本原,是構成天地萬物的要素,中醫認為氣也是生命的本原,是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人之生死,全賴乎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氣分很多種,但實際上又都是一種,也就是最原始的宇宙能量。
氣在於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故氣的生理,貴在乎「和」。「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元氣充盛,則能宣發周身,推動氣血之運行,主宰人體臟腑各種功能活動,使精氣血津液生化不息。臟腑經絡之氣機旺盛,從而維持機體內部各器官、系統間活動的相對平衡以及機體與周圍環境的動態平衡。
治療疾病的目的旨在疏通氣血,令其和平。氣得其和為正氣,失其和為邪氣。
五臟六腑之間的各種生理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以保持人體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通常情況下,即使發生疾病,機體本身也能充分應付。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體內正氣充足,邪氣就不會破壞體內的陰陽平衡。臟腑之間具有互相支持的協同作戰能力,如果其中一個功能失調,那麼人體的氣機升降就會失去平衡,而且最後陰陽不調、氣血不周,清氣不升,濁氣不降,不能循環流通,身體就會生病。
五臟六腑都需要氣血的滋養,而充足的氣血則有賴於健康的五臟來提供,人體內的氣血是能量。一個人吸收能量不僅僅可以從食物中攝取,還可以從內在激發提高。
美國的戴維.霍金斯博士是一位醫生,在美國很有名,他醫治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病人。他研究發現:「人的意念振動頻率如果在200以上就不生病。」
戴維.霍金斯發現,凡是生病的人一般都有負面的意念,意念的振動頻率低於200。這些人容易得很多不同的疾病。
振動頻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磁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