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句口頭禪,一年之計在於春,英文也有相近意思的一句,A good plan is a success half-done。只說而不跟進是沒有意思的,我們須定時跟進、反省和修正,知錯要能改。
我每天上班都會經過春園街(Spring Garden Lane),每次提到這個春字頭的街,也有一種感受,這街原以昔日的水泉和花園來命名,先有英文才定中文譯名,在這一刻翻譯者沒用「水泉」的意思,錯用了Spring最常用的中譯字:春天,若是深入一點,不難思「源」,是兩者均可,還是見微知著?
我還記得多年前在一位美國法律系講師的課堂,她講解一個合約法的個案,一個肉食的供應商胡亂地把長大了的雞(Chicken)當為春雞(Spring Chicken)交貨,結果買家要求賠償;因為春雞有其獨特性,可說是小雞,其肉質比較嫩滑,不可以把成年雞當作春雞來胡混過關。
對食物有要求的人,更會指明只接受出世28日內宰殺的小雞,它叫poussin,也有人把它稱為Spring Chicken。總言之,春雞是一種指定年齡的雞肉,不可亂來,這位供應商實在說不過去。春雞在英美有個相關的俚語,「I am no spring chicken.」即是我並非初出茅廬的無知少年。
Spring Back不是春天回來了,這次的spring是彈簧,即是回彈起來。
以下是個真實故事︰一位老先生堅持把法律文件中的「judgment」寫成「judgement」,因為他習慣、他喜歡,何況兩者是一樣。實際上呢?才不是!Judgment是判決,在法律上多指法庭判決的意思,而內含e的judgement是一個看法,如紫色比紅色較好看。法庭判決是要依指示行事,並不是個人喜好的分別。
年紀大不一定要十年如一,仍可活得青春。不少年長的人在好好計劃後,如儲蓄一些金錢,就重拾少年夢想和生活,這可說作rejuvenation(回到春天),若這字彙對同學有點離地和難記,你用second spring in life也可,這不一定是所謂的第二春。
各位同學,要有求真的心,謙卑的態度,才可精益求精,方能天天進步。■康源 專業英語導師
隔星期五見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