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極易受外圍影響,營商者必須審時度勢,迅速配合市場發展。香港人雖然以靈活見稱,不過在新常態下,反應要更加敏捷,才能應對現時政經局勢與社交媒體複雜多變的環境,穩步發展業務。

數碼營商形成一定規模

隨着科技興起,網上銷售逐漸普及,而疫情的出現,政府實施限聚令及社交距離規定,更令實體銷售銳減,線上營銷乘勢而起,商界漸漸發展出今日的數碼營商新常態。根據其中一個全球規模最大及發展最快的網上交易平台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香港的每月活躍用戶量與2019年11月相比增加超過40%,可見網上銷售在香港已有一定規模。

然而,近日港人的主流通訊軟件WhatsApp更新私隱條款,強制用戶同意與facebook共享用家資訊,加上部分網民及商戶有政治考量,認為facebook公司與中國關係密切,及不滿其封鎖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賬戶,因而拒絕與其共享數據,選擇棄用、轉會,引發「社交移民潮」,大量用戶轉用Signal、Telegram及MeWe等競爭軟體,當中Signal的下載量更按周急升超過40倍,打破該App歷史紀錄。

對大部分港商而言,長期以本地和外銷為主,宣傳推廣渠道依然比較傳統。近年因應市況拓展線上銷售平台已是一大突破,要開設及維持多個社交媒體,更是難上加難,挑戰重重。另一方面,如果故步自封,只開設一個版面而不願增設其他新興的社交媒體平台,又容易被市場及用戶淘汰,陷於兩難局面。

反觀內地,互聯網新生態催生了大量嶄新的產品推廣渠道,不同的社交媒體、直播帶貨以及隨之影響的消費者習慣,對於許多香港廠商來說都是新知識、新領域,仍然需時掌握。放眼未來,港商若想向最多受眾推廣產品、賺取最多利潤,就必須花功夫了解社交軟件的運作,學習目標市場的推廣渠道。

留意發展方可有效營銷

要抓住顧客的心,提供優質的商品及服務固然是恒久不變的真理,但在社交通訊科技發達的時代,有效的營銷手段亦必不可少。疫情初期,一眾港商面對市民消費模式改變,急速尋找線上營銷的機會;至於現在,面對社交媒體二元化的處境,企業亦要邁步向前,密切留意各個社交平台的發展動態,才能在這個政治、經濟、公共衞生處境均波濤洶湧的時局中,探尋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