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酌集》

作者:止庵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沽酌集》的名字有舊味,作者止庵的名字有古氣。舊味、古氣綜合在一起,宛如醬香型陳酒,捧讀在手,如飲甘醇。想必止庵是好酒之人,酒給其添注動力,故其創作勢頭甚猛,其出版著作三十餘部,每一部面世後皆能成為暢銷書,《沽酌集》亦不例外。

買書如沽酒,讀書如慢酌。那麼寫書呢?我覺得就好比是釀酒的過程,當品味後生成出獨特的審美,才有博得大眾歡迎的《沽酌集》。

是書分三卷,第一卷是有關文學史研究的隨筆;第二卷是讀某些書後的感觸;第三卷是讀外國文學後的感想、飲食等方面的隨感。五花八門的內容彙編成集,讀之新鮮有趣,不至出現閱讀疲勞。

止庵是研究周作人、張愛玲的專家,這兩位文學大腕自然是止庵筆下常見話題。他在《關於「周氏兄弟」》中,客觀地寫到了周作人與魯迅兄弟間的矛盾和爭鬥,當然也寫出了他們早年的合作共事。在他們產生矛盾後,在一些場合談及對方時,也無惡意。看到此處,我頓感到兄弟間一直存有親情。止庵在文尾處評價道,作為某一文學巔峰時代最主要的代表,大約只有「李杜」與「周氏兄弟」具有同等分量。

在《張愛玲片段》中,止庵談到了張愛玲身邊兩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一個是她姑姑,一個是她錫蘭朋友炎櫻,他們特立獨行、天真浪漫的性格,與張愛玲性格有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的關係。值得注意的是,止庵指出了張愛玲對魯迅的承繼關係,這曾被包括張愛玲昔日戀人胡蘭成等論家所關注。

書中《飲食、美食與「寫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一篇文章,止庵一語點透人對待吃飯的兩種態度,一是吃飽,一是吃好。他拿知堂和沈宏非舉例,說兩人的寫食一動一靜,一繁一簡,知堂要求本質,沈氏滿足感受本身。再返過來看兩人的飲食文字,會發現止庵的話不無道理,旁觀者亦能從中汲取寫作的養分、品食的經驗,這是從書籍過渡到現實的新鮮體驗。

止庵早年的寫作,受到其父很大鼓勵,父親對寫作技巧的強調,給了他很大影響。隨着年齡增長,他對「獨立思考」與「思想自由」有了認識,這可視作止庵寫作生涯的關鍵點,如果反覆強調集體認知、大局觀念,那個人的思考就會停滯,這與自我、社會而言,都不是好事。

在《沽酌集》中,止庵把書裏名家典故與書外個體生活結合起來說事,這顯然是一種特色鮮明的書話。正如這本書發布會上的主題一樣,「閱讀使我真正成為我」,每一個讀書人,都應該有這樣返璞歸真的行為目標。●文:李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