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有境外媒體引述中國疫苗專家陶黎納稱,中國國藥北京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不良反應高達73種,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疫苗」。陶黎納就此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的本意是質疑國藥疫苗說明書列出73種不良反應,甚至包括「流行性感冒」都列入其中,而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可能是將接種疫苗後的「不良事件」當作不良反應列入說明書中,容易引發民眾誤解。他表示,中國滅活疫苗安全性良好,自己也剛接種過國藥疫苗,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本是「吐槽」和「反諷」說明書,卻被一些境外媒體利用污衊國產疫苗,為此深感歉意。

反諷說明書表述存問題

陶黎納日前發表博文,「吐槽」國藥新冠疫苗的說明書,竟然列入73種不良反應。「我在文章中用了過於情緒化的『反諷』語句,看得懂的網友可能會心一笑,但是沒想到被境外媒體用來污衊中國疫苗」,陶黎納說,中國新冠滅活疫苗在安全性和冷鏈適應性上,相比西方的mRNA疫苗都有明顯優勢,不良反應率低一個數量級。

陶黎納表示,國藥新冠疫苗用於上市的說明書電子版中,竟然列舉了73種不良反應,其中不少嚴重反應是人類200年疫苗應用史上從未提及的,比如味覺喪失、高血壓、尿失禁等,甚至連流行性感冒這種傳染性疾病,都被列入不良反應名單,「我知道疫苗是安全的,但說明書一定搞錯了」。

「不良事件」不等於「不良反應」

「我認為,這73種不良反應,一大部分可能是在疫苗臨床試驗階段志願者出現的不良事件」,陶黎納說,如果列出這73種情況,說明書上應該明確是不良事件,只是接種疫苗後觀察到的一種健康損害,且與疫苗之間並沒有明確因果關係的判定。他表示,說明書的73種不良反應,單看數據也是片面,需要把臨床試驗階段的安慰劑組列入,這樣才能判斷不良反應率是高是低。

之所以如此關注新冠疫苗的說明書,陶黎納表示,這是因為疫苗與藥物關於不良反應的規定是不同的。藥物說明書列入不良反應後,意味着免責,也就是服用後如果出現不良反應,藥廠是無需賠償的。而疫苗列入的不良反應,恰恰相反。「如果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了高血壓、流感,嚴重的話,是可以索賠的,免費疫苗政府賠償,自費疫苗企業賠償,這73種不良反應的列入,可能給今後新冠疫苗的廣泛接種帶來很大隱患」,陶黎納說。同時,這73項不良反應,也會令很多老百姓害怕,從而影響公眾的接種積極性,給全民主動免疫帶來麻煩。

「疫苗安全性國際認可」

外媒傳言陶黎納因「說真話」而被封殺。他表示,目前並沒有因此受到現實生活中的壓力。雖然國藥疫苗說明書確實存在問題,但滅活疫苗安全性是國際認可的,自己諷刺說明書問題的文章被境外媒體歪曲利用,外媒做法太「惡毒」。他也希望,通過此次事件引起有關方面對疫苗說明書問題的關注,盡快完成修正,助力做好接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