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員穿禁入制服餐廳堂食疑違規
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是抗疫最後一道防線,但香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接連有醫院失守,昨日瑪嘉烈醫院的感染群組再增4宗,至今有3名病人及2名醫護確診,感染控制措施備受關注。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巡察4間公立醫院和3間私家醫院,發現其中2間公立醫院及3間私家醫院的防疫漏洞處處。最新爆疫的瑪嘉烈醫院昨日未見特別加強防控,院方雖然叫停探病安排,但記者以訪客身份進入,部分大樓未設體溫監測,猶如「無掩雞籠」;有職員疑違規身穿工作服,在醫院咖啡店大快朵頤。有工會指出,公院規定醫護不得身穿制服離開工作崗位,以免沾有病毒的制服污染其他環境,對本報的發現表示詫異。●文 / 圖: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瑪嘉烈醫院爆發群組感染後,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出現確診個案的E、F座日間康復中心,康復中心地下大堂雖然有護士為訪客探熱,但沒有要求訪客證明到訪原因,所以記者仍能輕易地進入。E、F座大樓的通道更是人來人往,通道內經常聚集大批等待升降機的市民及醫護,一旦當中有隱形患者,醫護隨時可能中招,並有機會播疫予住院病人。
瑪嘉烈:救護通道任進出
E、F座雖然有為訪客進行體溫監測,但醫院並非所有入口設置體溫檢測裝置,例如瑪嘉烈醫院急症室門診入門檢查亦十分寬鬆,兩個入口通道,其中一個有指示牌表示「救護車人員專用通道」,未有探熱或保安把守。記者觀察期間發現不少普通訪客或病人經此通道出入,暢通無阻,如有出現發燒症狀患者進入此通道,醫院或難以監控。
另一個通道則供其他人士使用,雖然有職員為訪客探熱,但職員查問訪客到訪原因時顯得十分「求其」,以香港文匯報記者進入時為例,職員探熱後,猶如自言自語一樣詢問:「探人呀?」未等記者回覆,該職員轉身就回到原來的工作站。
至於主座大樓設有咖啡店及便利店,客人絡繹不絕,雖然院方有明確規定只允許職員光顧醫院食店堂食,但仍有身穿便服、疑似並非職員的人士在堂食區內進食,更甚的是,食店外有告示明確規定,嚴禁身穿四種制服的醫護進入,香港文匯報記者卻發現,店內有一名疑身穿其中一種被禁制服的醫護堂食,無形中增加將病毒帶出病房,演變為院內傳播的風險。
香港醫療人員總工會副主席馮權國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解釋,公院目前達至高度防疫級別,照規矩醫護不得身穿制服離開工作崗位,「怕佢哋在工作期受感染,衣物可能沾有病毒,所以一出工作崗位,就要換套便服,以免將病毒帶出去。」
威院:隔離房中門偶開
另一所公立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於門口放置指示牌,示意不可探病,但香港文匯報記者進入醫院時未遇體溫檢測或查問,並且同樣可以通過升降機,自由前往各病房樓層,甚至隔離病房外亦可以出入及逗留而不被過問。
隔離病房前雖然有職員看守,但有時他需要離開崗位,並經自動門進入隔離病房,其間自動門打開數秒時間無人把守,加上病房門口左右工作間長期保持緊閉,隔離病房當下猶如對來者「大開中門」。
記者其後試圖搭乘職員升降機在醫院不同樓層穿梭,同乘升降機的職員亦視若無睹,並未查問記者去向或來意。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鑑於近日疫情非常嚴峻,醫管局已提醒公立醫院加強感染控制安排,包括提醒醫院職員保持警覺,確保病人及市民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局方呼籲出入醫院的人士要配合,嚴格遵守相關措施。 醫管局希望市民可以自律,尊重自己,合力做好防感染措施。再次提醒公眾,醫院是為病人提供治療的地方,公眾人士如非必要應避免到臨床區域,影響醫護工作及增添感染風險。
兩院防疫漏洞
瑪嘉烈醫院
‧並非所有出入口設有體溫監測
‧醫院餐廳疑似接待非醫護人士
‧疑似身穿「禁服」的職員在醫院餐廳堂食
威爾斯親王醫院
‧不設探病,但閒雜人士可如常進入
‧訪客自由前往各病房樓層,甚至隔離病房外
‧隔離病房前的保安員離開崗位時,病房「大開中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