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成都天府三街某小區樓下,快遞員老楊停好車,拿出手機將10多名客戶的手機號輸入「雲喇叭」App。「以前要挨個打電話通知客戶取快遞,現在則實現了一鍵呼叫。」老楊說,自從使用「雲喇叭」後,不僅通知客戶更加快捷,每月還可節省話費12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
剛剛過去的「雙11」,僅天貓平台成交額便高達4,982億元,一天的快遞業務量6.75億件,由320萬名快遞員完成這份海量投遞業務。他們中有80萬快遞員安裝了「雲喇叭」App,月活躍用戶達10萬人。
「『雲喇叭』其實就是一款自動通知機器人,它綜合了電話、短信、閃信等功能,快遞員提交號碼後由『雲喇叭』進行自動呼叫。」據成都身邊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李黎明介紹,「雲喇叭」與同類產品相比最大的特點:一是「快」,快遞員每分鐘可同時撥打500個電話;二是「省」,每個電話最低價格只需人民幣2.5分;三是「便」,快遞員只需在手機上安裝「雲喇叭」App,充值一定費用後便可使用。
自動呼叫 節省送遞時間
今年49歲的老楊,從事快遞工作已有五六年時間。「一個快遞員一般要負責5至10個小區或寫字樓,一個小區平均等待時間約30-60分鐘,如何在短時間內通知客戶取完快遞是我們最大的期盼。」老楊說,忙完一天的工作,常常是筋疲力盡,有時感覺嗓子都在冒煙。
畢業於電子科大的李黎明,曾參與中國電信127自動傳呼機項目,有着10多年金融IT工作的經歷,還擔任過三泰控股社區智能快遞櫃速遞易項目研發總監。「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快遞小哥蹲在一堆快遞面前,一個一個發短信、打電話,整整一小時都無法起身。」李黎明說,這個快遞小哥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裏,讓他萌發了研發一款軟件提升快遞哥工作效率的想法。
2015年7月,李黎明辭職在成都高新區註冊成立「成都身邊科技有限公司」,9月14日推出「雲喇叭」App1.0版。「我們到快遞員聚集地推銷,免費讓他們使用。」李黎明介紹,當年「雙11」、「雙12」,雲喇叭的快遞通知數量每天分別超過16萬件和28萬件。
「雲喇叭」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實行免費使用,單月最高通信費超100萬元,然而收入幾乎為零。如果繼續免費,公司將無法繼續經營,如果收費,萬一用戶跑了公司同樣會「死」。李黎明權衡再三,自2016年10月起實行收費,八成以上快遞員願付費使用,「雲喇叭」突圍成功。
送遞至人口密集區效果明顯
「今年疫情期間,快遞員不准進小區,『雲喇叭』的作用顯現。」李黎明說,「雲喇叭」在北京的市場佔有率高達10%,浙江、上海、四川、重慶四省市郵政出面推介「雲喇叭」。未來,在人口相對集中的高校,以及廣袤的農村地區,「雲喇叭」將有廣闊的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