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晨 劍橋大學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中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同時注重需求側管理,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當前全球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香港保持自身競爭力的關鍵在於能否與時俱進,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新的定位把握新的歷史機遇。

2020年是全球充滿危機和動盪的一年。面對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全球各地均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疫情蔓延、經濟衰退、金融風險上升和地緣政治環境惡化的四重危機。中國通過果斷的疫情防控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實現了對疫情的快速控制和經濟的有效修復。中國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第三季度的GDP增速已回升至4.9%,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香港今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多重打擊,社會經濟付出了沉重代價。根據特區政府的預測,香港經濟今年將收縮6.1%,比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衝擊後的經濟萎縮更為嚴重。短期的衝擊與衰退也進一步放大了香港發展模式長期以來所累積的一些結構性矛盾。如何理順政策定位、凝聚社會共識、增強治理效能,不僅是香港應對衝擊走出困境的當務之急,也是打開未來發展新局面的戰略起點。

「雙循環」為香港提供新機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中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同時注重需求側管理,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構建「雙循環」格局的要點在於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

一方面,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打通堵點,補齊短板,擴大內需,建設統一大市場,進一步發揮中國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另一方面,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更深度和主動地融入全球經濟,依託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商品和資源要素,打造中國新的國際合作和競爭優勢。兩方面均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新機遇,也需要香港通過創新進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以自身所長配合國家所需。

作為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樞紐,香港在聯通中國市場與全球商業網絡方面一直有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但在金融科技迅猛發展和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香港金融和貿易服務業必然需要調整商業模式。香港應當思考如何通過政策制度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為中國企業在「雙循環」格局下的產業升級與國際化發展提供更豐富和有效的金融、法律與貿易服務支持,同時在日益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更好地為國際投資者提供融入中國「雙循環」的通道與橋樑。

香港應充分發揮「雙循環」橋樑功能

香港擁有多所亞洲頂級的研究型大學,具備依託內地市場吸引全球優秀科技人才的基礎和實力。在中央大力推動自主創新的背景下,香港也應當思考如何進一步推動香港的大學、研究機構與人才積極參與和配合內地的科技創新戰略,並依託內地市場與企業界將科技研究成果更有效地轉化為商業應用。

土地和住房問題向來是香港發展模式的短板,但在「雙循環」格局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引導下,如果人才和資源要素能夠在大灣區實現更充分的自由流動與配套對接,香港的土地和住房矛盾也有望在區域循環中得到相當程度的緩解。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與時俱進,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性地以自身所長配合國家所需應當是香港在新階段發展思路的「綱」,綱舉則目張。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指出,「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只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在抗擊大風險中創造出大機遇」。

香港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若能更深度和主動地融入「國內大循環」,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鞏固其在「國際循環」中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則必能給香港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