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以磁場控制機械人集合排成不同陣形。

嶄新治療方法能為病人帶來希望,遺憾醫用技術必須通過長年的反覆安全驗證,實難一時三刻救急扶危。張立憶述自己從事醫用微型機械人研究長達十二載,曾兩度接獲市民來信,查詢項目能否助其親人治病,然而自己卻愛莫能助。事件讓他深感科研絕不能止於「發表(學術)文章,自我感覺良好」,而應轉化應用助人;他真切期望,現時的微納機械人集群能於五年至十年內應用至腦部和消化系統疾病,造福社會。

「以前有研究項目的新聞報道出街後,曾收過市民電郵查詢,說有親人得了癌症末期,無得醫,問我微納機械人能否幫忙」,張立憶述過去曾兩度接獲類似查詢,遺憾應用到人體的技術牽涉安全認證問題,當下他只得如實回信解釋,「但這讓我很有感觸,希望技術將來真的能對社會有用」,為此他亦特別將電郵轉發團隊成員,「讓他們明白這份工作很有意義,並非只滿足於發表文章,自我感覺良好,要有更高目標」。

要將微納機械人成果轉化成臨床應用,取決於很多因素,考慮把機械人應用於不同體內環境,所需時間差異便相當大。張立舉例說,此前提及的腦中風治療,機械人需要遊走血液,「血管是非常乾淨的環境,一般東西是不能隨便打進去的,安全要求特別高;但人體內還有很多其他環境,相對不是那麼『乾淨』的,可應用的機會就較大。」

他進一步解釋,當微型機械人在體內完成任務後,能否安全地排出或降解,是應用發展的關鍵,所以消化道成了其中一個合適場景,因為機械人是以氧化鐵製成,而鐵是人體必要元素,「消化道本來就多微生物,並非很『乾淨』的環境……可以想像一下,即使多食了一點點鐵粉,問題也不會太大」,這也許是加速投入應用的一種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更快,就是不進人體,改做體外快速檢測。」張立提到,去年研製了一款以孢子合成的微型機械人,15分鐘化驗難辨的梭菌毒素,「傳統的檢測要幾個小時,我們做了一種發光的微型機械人,放到糞便樣本游動,一旦測出難辨梭菌毒素,光就會慢慢熄滅。」有關技術亦適用於其他生物分析領域,包括食品、化學品以及其他細菌病毒的檢測。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