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國務院參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王兆星近日在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上表示:中小商業銀行面臨當前複雜的國內外競爭環境和競爭壓力,被寄予很大希望和熱情,能夠通過金融科技、金融數字化轉型升級,借助變革機遇,盡快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實現彎道超車,實現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本屆論壇以「發展數字銀行 融合創造價值」為主題,聚焦銀行數字化轉型,明確科技是助推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發展金融科技是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由之路。
王兆星表示,「大的銀行在開發應用金融科技,開放應用大數據、雲計算及人工智能方面,確實具有他們的明顯優勢,而中小銀行特別是小銀行,仍然在這個方面處於劣勢,包括財力投入、人才支撐、原來科技基礎,中小商業銀行仍然處在競爭當中的劣勢,所以有一些中小銀行在尋求除了直接開發自己金融科技以外,也在尋求其他利潤合作聯盟的方式和金融科技企業合作,利用地方第三方的資源,這可能也是下一步中小商業銀行選擇之一,這裡面也蘊含很多不確定因素和風險。」王兆星表示,下一步,金融宏觀政策、金融監管政策、金融法規制度等,會更加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更加強調金融普惠性,更加強調金融要回歸本源、專注主業,更加強調金融業務的合規性、穩健性、安全性,將更加嚴格嚴厲懲戒所有借創新之名,行監管套利之實,金融脫實向虛的行為,這些行為都將受到嚴厲的監管,嚴厲的處罰,這些也是我們必須要清醒認識的。
王兆星認為,在新的環境下,中小商業銀行生存發展之根本之基石,最核心的競爭力構成要素,概括為「6好+1強」,即好的員工高管團隊、好的體制機制、好的公司治理與風控、好的文化基因與傳承、好的發展戰略與模式、好的服務與信譽。6好基礎之上加上較強金融科技的支撐,相互融合,才構成中小商業銀行在新的環境,新的形勢,新的風險挑戰之下生存發展之根本,才構成中小商業銀行應對當前風險挑戰和競爭的最核心的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