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極寬鬆政策撐經濟 炒復甦殘股翻身
本港第四波疫情持續,但英國已率先批准新冠疫苗大規模使用。隨着疫苗面世,經濟最差的狀況有望扭轉,美股上周五創歷史新高,而資金在近月紛紛從新經濟股回流傳統經濟股,如今年表現奇差的滙控(0005),正因炒作疫苗面世、經濟復甦及明年恢復派息等消息,股價短短1個月大升26%,近1個月升幅前十的藍籌更全是舊經濟股。有分析認為,明年各國都將爭相以極寬鬆政策支持經濟走出疫境,低基數下GDP大反彈,從2003年沙士及2008年金融海嘯港股兩次反彈周期看,今輪港股反彈可望見4萬點。■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新冠肺炎疫苗的面世,令部分投資者對明年股市的看法變得樂觀,多間大行近日發表看好明年全球經濟及股市的看法,其中富蘭克林鄧普頓子公司西方資產投資最新報告認為,環球經濟將呈較長期的「U形」復甦,預計雖然抗疫需時,但有效的貨幣政策有助刺激環球經濟活動,並重啟市場活力。該行考慮到環球通脹壓力減弱,預計各國央行將保持着極寬鬆政策,以支持經濟復甦。
低基數致明年經濟大反彈
亞洲開發銀行預計,今年亞洲區的增長將下降0.7%。這將是自1962年來,區內經濟首次收縮,當中僅中國有望憑1.8%的增長率抵銷衰退。然而正因為今年的低基數下,西方資產根據有關資料作出估測,料亞洲區經濟在明年可望大幅反彈6.8%,當中中國會反彈7.7%、印度升8%、印尼升5.3%,成為區內升幅的三甲。
西方資產雖然對後市頗樂觀,但卻表示投資者仍需保持警惕,包括留意美國大選後的情況、英國脫歐後的情況、中美貿易磋商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市場的影響,因這些都是可能衝擊經濟和市場的巨大因素。
部署中線籲買傳統經濟股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同樣看好明年股市,並相信今個股市升浪可最終將恒指推上4萬點。他解釋說,2003年的沙士,港股在約8,300點的低位一直升至2007年的31,900點才掉頭;2008年金融海嘯港股跌至10,600點,到2018年已回升至33,000點水平,若以今年3月的盤中低位約21,000點起計,相信今個升浪恒指最終可見4萬點水平。
郭思治續說,隨着疫苗面世,意味着大眾的衣、食、住、行亦會漸漸恢復正常,他建議投資者的組合可加入收租股、金融股等的傳統經濟股,作為中期投資。除滙控外,他亦買入了東航(0670),因為疫苗推出後,內地旅客將會回歸。同樣道理,旅客前往澳門賭場的信心也會增加,他首選銀娛(0027)、次選較落後的澳博(0880)。
早在3個月前已呼籲投資者將資金由新經濟股,逐步轉投傳統經濟股的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表示,拜登勝出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新冠疫苗的推出,都是支撐舊經濟股的兩大好消息,但部分舊經濟股在近月已累積一定升幅,可見好消息充分反映,若股民現在才「換馬」,需注意高追風險。
內險油股5G基建升幅落後
沈振盈指出,近月銀行股表現突出,無論內銀股及本港銀行股都大幅回升,連今年以來表現疲弱的滙控也大幅回升,但需小心的是,每逢大市升浪接近尾聲,銀行股都是最後一批上升的股份。他預期,全球股市到明年初便會急轉直下,尤其是美股可能已見頂並醞釀大跌,一些「聰明錢」會在聖誕前便作部署,故他呼籲股民,特別是手中有科技股,最好在12月中旬前便「計數」離場。
沈振盈又呼籲,在舊經濟股份中,仍宜選擇相對落後、股價未算大升的股份為上,他舉例如金屬股和資源股等,累積升幅已驚人,再高追值博率不高。相對而言,內險股和石油股等,以及一直處落後位置的5G基建股,都可能是今年餘下時間接力上升的重點股份。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