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投資與環保可拉上關係?有見地球氣候急速變化,先進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近十年來不斷提倡「綠色金融」,令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這類可持續性投資產品愈來愈受到市場關注。據晨星最新數據顯示,亞洲可持續基金在2020年第三季錄得破紀錄87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反映投資者持續對ESG議題感興趣,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後。連摩通日前亦發表亞太區 ESG投資主題報告,推薦7隻在本港上市相關的股份,今期數據生活將會為大家介紹一下投資ESG有何選擇及其發展趨勢。■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可持續基金規模季升75%

根據晨星數據,今年第三季可持續基金資產規模達251億美元,按季上升75%。晨星基金總監仇光明指出,亞洲的可持續基金的淨流入創新高,特別是由日本和中國台灣新推出的ESG基金所帶動。中國內地的可持續基金資金流量在第三季轉為正數,扭轉第二季大規模資金外流的情況。

投資ESG概念最直接是買相關基金,而香港供公眾人士認購的認可ESG基金目前只有30餘隻,遠少於倫敦及紐約等主要金融中心,全球則有高達2,000多隻。今年7月,永明資產管理推出「永明資產管理香港ESG指數基金」,為香港投資者帶來首隻追蹤恒生ESG50指數的基金。通過由香港品質保證局進行的評估及評級框架,該指數包含在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三個範疇上表現卓越的首50間香港上市公司。

恒生指數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黃偉雄表示,ESG投資在環球市場越來越受重視。推出的恒生ESG 50指數有助於發行商開發以ESG為主的投資產品。永明資產管理(香港)行政總裁顏建華表示,ESG投資有助塑造更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潛在增長機遇。對比恒生指數,恒生ESG50指數在一年期、三年期以及五年期均錄得較高回報。

晨星提供的數據顯示,香港供公眾人士認購的認可ESG基金由今年1月1日至11月17日的累積回報率大部分都為正增長,只有一間為負增長,增長介乎-6.96%至117.89%。表現最理想的是法巴能源轉型基金,其間累積回報率達117.89%,最差為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基金,其間累積回報率為-6.96%。截至今年10月以來,基金獲得最多淨流入的是百達-全球環保機遇基金,最多淨流出的是百達-林木資源基金。

歐洲資管公司最多元化

晨星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及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指出,香港的基金投資者在吸納ESG投資方面仍處很初步階段,但該行留意到有愈來愈多的投資者對ESG股票基金有興趣,因很多銀行及基金平台都有廣泛作銷售。

陳永熙續稱,投資者特別喜愛由歐洲資產管理公司旗下的相關基金產品,這亦不太意外,因歐盟在推廣ESG投資方面算是走得最前,推出的計劃亦是最多元化。他預計,將會有愈來愈多投資者流入ESG這個投資板塊,因ESG對於企業而言是一項不能忽視的財務風險,即使在今年第一季環球市場受疫情影響而變得異常波動時,ESG基金的表現亦「跑贏」非ESG基金,相信未來會繼續受到市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