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出病人兼提升防疫意識 專家:一舉兩得
歐洲的新冠疫情近期急速反彈,據歐洲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歐盟27個成員國連同英國自今年8月病例再次飆升以來,已造成逾10.6萬人死亡。面對疫情來勢洶洶,各國除了大幅收緊防疫措施外,亦啟動大規模病毒檢測計劃,部分國家更推行全民檢測,冀在聖誕節前遏止疫情,爭取在這個傳統購物旺季前放寬防疫措施,避免「禁足令」和「限聚令」等措施進一步打擊經濟。
在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後,多個亞洲國家尤其中國,均採取大型檢測行動,以便及時找出染疫者和追蹤其密切接觸者,以遏止疫情蔓延。相比亞洲國家,歐洲的大型檢測普遍仍在起步階段,部分國家已開始使用快速檢測,以提升效率,並採取多種措施鼓勵民眾配合。
歐委會促普及快速測試
歐洲國家過往主要採用核酸檢測,雖然準確度高,但得出結果的時間較長,妨礙當局追蹤染疫者及密切接觸者,難以及時切斷病毒傳播鏈。有見及此,歐盟鼓勵各成員國採用快速檢測,尤其在新增病例急劇增加的地區。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在歐盟視像峰會上,亦呼籲將快速檢測普及化,建議成員國統一快速檢測的規範,歐盟並會撥款1億歐元(約9.2億港元)購買檢測工具,向各成員國分發。
事實上,歐洲在防疫上面對的難題,是民眾不願接受檢測,避免因確診而被隔離,甚至有研究發現,不少確診者都不願意按照指引,自我隔離至少10天。瑞士伯爾尼大學傳染病學家霍克洛夫特強調,檢測是有效的抗疫工具,除了找出染疫者外,亦可提升公眾防疫意識,主動遵守各項行為規範。
陽性率急降 意小鎮證有效
大規模檢測在疫情高危地區的效果尤其顯著。意大利威尼斯西部約有3,300人口的沃尤金尼奧鎮,在今年2月發現首宗確診個案,當地隨即安排95%居民進行檢測,發現約3%居民確診。在隔離所有確診者後,當地兩周後再進行大規模檢測,發現檢測陽性比率已減少至0.2%,說明得以有效控制疫情。
斯洛伐克是首個歐洲國家進行全民檢測,該國防長納德相信,大規模檢測能幫助政府了解實際疫情,以確保防疫工作有效。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傳染病學家居爾達薩尼也認為,大規模檢測在不少地區取得良好成果,值得各國政府推行。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