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嶺鎮社保站站長、金米村包村幹部吳正超(左一)正在大棚裏給種植戶傳授技術。 受訪者供圖

陝西柞水金米村:村組織借袋借棚 188戶種菌脫貧

位於秦嶺腹地的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曾經因為交通不便、產業匱乏而深陷貧困,「九山半水半分田」是當地的真實寫照。然而,與貧困鬥爭的村民們從未放棄,他們飽含深情地給村子起了個美麗的名字——金米村:希望有朝一日過上「山上有金,地上有米」的日子。而今,他們的美好願望得以成真。自2016年開始發展木耳產業以來,金米村將「小木耳」做成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村支書江百川自豪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如今村裏188戶貧困戶已經全部脫貧,今年全村人均收入保守估計在12,0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仕珍 陝西柞水報道

十月的金米村,連片的木耳種植基地裏,一朵朵片大肉厚的黑木耳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忙着採摘,享受豐收的喜悅。只見村民何小燕的手指輕輕一擰,深褐色的木耳便落入袋中。盤算着今年種木耳能收入七八萬元,何小燕的心裏樂開了花。「多虧了這些『金耳』幫我們擺脫貧困,如今家裏生活好了,產業也有了,未來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好好種植木耳,通過勞動掙更多的錢。」

推新種植法 銷路不用愁

前些年,何小燕家裏因為婆婆生病致貧。「孩子上學、婆婆治病都需要錢,一年外出打工兩三萬元的收入根本不夠花。」何小燕說,家裏房子老舊也沒法裝修,想要改變卻不知從何開始。

2016年,村裏經過充分調研,決定發展木耳產業,推行的種植方式是地栽模式。機會來了,何小燕卻非常猶豫,並不願參與其中。

「我們柞水縣種植木耳的歷史悠久,但從來都是在木棒上長木耳,還沒聽過在地裏栽種木耳的。」何小燕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因為對種植技術和種植方式的不確定,她甚至還勸阻丈夫。

後來,村裏的幹部一次又一次走進她家,耐心宣傳村裏的政策,並保證教會他們種植技術,何小燕心裏的石頭才落了地。「村裏推行『借袋還耳』和『借棚還耳』的模式,貧困戶只需要投入勞動力進行種植管理,其他都不需要操心。」何小燕說,菌包和大棚都是村集體投入的,木耳採摘後,統一交給村集體,去除菌包和大棚的成本,每一斤乾木耳可賺7元。

抱着試一試的心態,第一年,何小燕家承包了兩萬袋菌包的生產,一季下來,淨賺了兩萬多元。「當時別提有多開心了,木耳一年能收兩季,一下子就有了致富的信心。」

收入勝打工 逐增承包量

何小燕的信心還來自於村裏的技術支持。「起初種植時心裏犯難,不知道該怎麼種植,也不知道木耳長到多大採摘合適。」何小燕說,縣裏請了東北木耳技術指導員給包村幹部培訓,包村幹部又組織大家集中培訓,手把手教授技術,如今她的丈夫肖青松已經成了當地的木耳種植技術標兵。

從2017年開始,嘗到甜頭的何小燕便逐漸增加菌包的承包數量,今年她家的種植量更是達到10萬袋,種植基地也從原來的露天田地搬進了智能大棚。「每天早上6時30分起床開始幹活兒了,要到晚上六七點才歇息。」雖然很辛苦,但何小燕卻幹勁十足,覺得有希望。「今年10萬袋種下來,收入差不多就有八萬多元,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何小燕笑着說。

而作為村裏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何小燕家的故事鼓舞着村裏的其他貧困戶。在她家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加入了木耳種植的行列,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路。

今年過生日時,何小燕還驚喜地收到了丈夫送給她的生日禮物:一條金項鏈。「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何小燕說,三年多來,小小木耳讓她家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吃穿不愁,破舊的房子也重新裝修了,還買了一輛農用車。」對何小燕來說,小康生活已經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