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女士表示劏房戶冇話事權,無奈硬食加價。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兩電假若加價,全港21萬個劏房住戶必然要「硬食」,因為他們既不受惠於政府的電費津貼,又被業主濫收電費,更有劏房戶每度電高達3元,較兩電標準收費高出一倍。有劏房戶坦言,經濟不景加上生活開支飆升,生活百上加斤。

最貴每度3元 超標準一倍

早前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調查發現,超六成七受訪劏房住戶被濫收水電費,由業主「自由定價」。劏房戶雖然有安裝獨立電錶,但總電錶屬業主名下,每月業主按劏房戶電錶徵收電費,一般是每度電1.5元至1.8元,最誇張是每度電3元,較兩電標準收費高出一倍。

沉重的租金負擔加上遠超水平的水電收費壓得劏房戶透不過氣,有74歲獨居劏房長者為慳電費從不使用冷氣,每日流連商場及圖書館避暑,但仍被收取每月200元電費。

黃女士一家三口居住在120呎唐樓劏房,每月房租加上水電需支付6,000元。她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電價由業主自訂,每度電收費1.6元,雖然不是最離譜的收費,但由於家中沒有窗戶,日常照明、通風用電必不可少,所以電費負擔大。

「平時為節約電費已盡量減少電器使用,但上個月天氣尚熱,為照顧在家學習的小朋友只能開啟冷氣,電費高達900元。」

她表示,疫情爆發以來丈夫開工不足,收入減少,如果兩電加價,使費更吃緊,「電力公司減價的話,業主都唔會減電費;但如果加價,業主一定同步加。我哋冇話事權,業主仲話唔係我要加你,而係電力公司要加,完全冇辦法。」

她指出,由於總電錶登記在業主名下,政府的電費津貼只落入業主袋。疫情之下基層市民收入大受打擊,但需支付的雜費反而日益繁重,可謂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