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見

10月1日,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探訪基層市民,包括一名劏房戶。有分析指出,此舉顯示了中央對香港民生問題的關注,特別是對房屋問題的關注。特首林鄭月娥日前接受訪問亦提到,對香港的造地問題感辛苦,指香港政治氣氛和保育意識高漲,有一班人與政府對抗拖慢進度,形容現時的土地開發工作,比1997年「起碼艱難十倍八倍」。

房屋問題困擾香港多年,歷屆特區政府雖均針對房屋問題推過各項措施,但因種種原因成效頗微。經歷過去年反修例風波,解決房屋問題更迫在眉睫,除了制定長遠措施,中短期措施也頗為重要,以緩解眼前的困境。

要建屋,自然需要土地。政府提出「明日大嶼」計劃,但耗費巨大,即使前期研究能順利於2023年完成,最快也要等15年後才會有首批公屋落成。

近月,有人提出請中央幫忙,向廣東省租借桂山島,進行「桂山島填海」計劃。只是該計劃的難度比「明日大嶼」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香港並非無地。香港11.1萬公頃土地,用作住宅的只佔約7%,住宅用地比例遠低於新加坡(14%)、倫敦(33%)和紐約(34%)。在新界地區,有大量閒置的農地及棕地,如能將這些土地合理利用,中短期內將提升香港的房屋供應量。

1997年完成的「后海灣地區魚塘生態價值研究」報告至今已超過20年未作檢討。當年政府只是將「濕地保育區」以外的500 米範圍劃為「濕地緩衝區」。時至今日,這超過1,000公頃的「濕地緩衝區」早已模樣大變。緩衝區內許多魚塘已被填平,污水橫流、雜草叢生。保護濕地是全社會的共識,但試問這樣的環境如何吸引雀鳥棲息,又如何發揮保育價值?

有人一聽到建屋便覺得要破壞環境,事實上,保育和發展可以共存。英國倫敦就有多個結合住宅物業發展和濕地保育的成功例子,比如集教育和保育於一身的倫敦濕地中心,是由四個已停用的位於泰晤士河畔的水庫改建而成。為獲得資金改建及保育,擁有水庫的機構將水庫部分土地賣給發展商興建住宅,而發展商承擔改建成本及向基金會捐款作為保育基金營運倫敦濕地中心。中心於2000年建成,兩年後已被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該案例為香港提供了新思路,比如允許發展商合理發展一部分已荒廢的緩衝區土地,以換取資源,改善其他地方的生態保育價值,這樣既可保育濕地,又可釋放一部分土地,紓緩嚴峻的房屋問題。

房屋這個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已到了勢必解決的時刻,特區政府和社會應該用新思維、新模式思考解決土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