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李昌鴻報道):為了更好地規劃土地科學使用和讓市場直接參與土地拍賣交易,深圳市1987年引入香港土地拍賣制度,瞬間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目光和紛紛效仿。

深圳開創的土地拍賣制度成為房地產開發的助推器 圖為恆大在深圳一項目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昌鴻 攝)

1987年12月1日下午3點40分,當時身為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公司(深房)總經理的駱錦星駱錦星抵達土地拍賣會場,當時大概能容納700人的會場基本上已經滿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鐵映、國務院外資領導小組副組長周建南、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鴻儒以及來自全國17個城市的市長來到了拍賣現場。

當時的深圳市規劃國土局局長劉佳勝表示,這是一次醞釀已久的拍賣。這塊編號H409—4的地塊緊靠風景秀麗的深圳水庫,面積8588平方米,規劃為住宅用地,使用年限50年。深圳市政府事先在報紙上刊登了《土地競投公告》。拍賣前3天,已有44家企業領取了正式編號參加競投,其中外資企業9家。

下午4點,轟動全中國的第一宗土地公開拍賣在中央領導、17個市的市長和中外媒體的聚焦下正式開始。這是中國首次以公開拍賣的方式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整個拍賣過程只持續了17分鐘,槌聲一響,閃光燈閃成一片,一塊8858平方米土地,最後以525萬元的價格成交。香港測量師協會贈送、專門從英國定製的棗紅色拍賣槌也可以用來作為佐證。槌聲一響,閃光燈閃成一片,一塊8858平方米、緊靠水庫的土地,最後以525萬元的價格成交。但這17分鐘卻是中國迎來土地真正成為「黃金」時代的17分鐘。這是新中國自1949年成立以來的空前壯舉,也標誌着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進入了歷史新時期。

1987年深圳市出讓的三塊土地加起來,政府得到了2336.88萬元的土地費,等於特區內1985、1986兩年全部的土地費用收入。駱錦星回憶稱,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深房在這塊地上蓋起了東曉花園,一共154 套住宅一小時內售完。當時出售的房價是每平方米1600元,遠遠低於當時的市價。儘管如此低價,公司還是凈掙了將近400萬元。

此後,深圳土地拍賣制度的經驗在全國推廣,第二槌在1988年的福州敲響,上海先借鑒這一制度。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對憲法進行了修改,將憲法中禁止出租土地的規定刪去,改為「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這樣,《土地管理法》也進行了修改,土地禁錮終於完全放開。作為借鑒樣板,其對整個中國各地市的土地制度和房地市場產生很好的推動作用,極大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並且全國各地形成土地招拍掛制度。

1987年12月1日,深圳舉行了全國首次土地拍賣會,吸引了中央領導和全國17個城市的市長出席。一塊8858平方米最後以525萬元的價格成交。當時土地拍賣在全國引起巨大的反響,作為借鑒樣板,其對整個中國各地市的土地制度和房地市場產生很好的推動作用,極大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並且全國各地形成土地招拍掛制度。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