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擅長描寫邊塞景色。圖為玉門關。資料圖片

唐朝是盛產詩人的年代,上兩期和大家介紹了「初唐四傑」,四人風格各異,呈現了初唐時期的各種面貌。至盛唐時期,詩歌發展日趨成熟,無論在題材、格律等方面,更豐富多變。這一回和大家介紹有「七絕聖手」之稱的王昌齡。王昌齡,字少伯,山西太原人,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與他在同期互相輝映的詩人還有高適(名句「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王之渙(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昌齡的邊塞詩和閨怨詩皆出色,代表作有《從軍行》、《出塞》、《閨怨》等。

在眾多的邊塞詩中,本次和大家欣賞其中兩首。《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開首兩句描寫了廣闊的意象,秦漢時期的邊關依舊,天上的明月照耀千古,縱然過了千百年後,仍舊映照這片廣袤的大地,但在千里之遠的戰士卻無法歸來,既寫秦漢之時又寫大唐當下。將士們為國家捐軀,不得歸家,客死異鄉,自古已然。兩句流露出當時戰事四起,風波不斷,詩人對久守邊關戰士的同情和哀悼,全詩帶着一股雄渾蒼涼的意味。

後兩句又寫了對邊境將士的期望,若有「龍城飛將」帶領士兵出戰,國家的安全便得周全,邊境也將安枕無憂,將士們即使不能歸來,但也算是死得其所。在王昌齡的心中,既希望國家能永無邊患,同時也流露了對戰爭殘酷的深切體驗。

《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邊塞詩講求廣闊的空間和意境,詩歌首兩句以「青海」、「雪山」、「孤城」和「玉門關」四者貫穿一線,從邊塞孤城上遙望邊境防線,此處烏雲密布,烽煙滔滔,原本銀白如素的雪山卻顯得暗淡無光。這裏既描繪出了邊塞防線的壓抑,戰爭前奏的緊張不言而喻。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二句,描寫了戰爭的場景,黄沙萬里,既符合邊境實況,又呈現了戰場上烽火四起的景象,將士們身穿戰袍,在前線為國而戰,即使經歷百戰,也不願退縮。他們的心願是要平定邊患,「終不還」三字表現出戰士們視死如歸、為國貢獻的決心。

從以上的兩首邊塞詩中,我們不難看見王昌齡善用場景建構戰事,也將遠在邊境的戰士心境刻畫得淋漓盡致。「未還」與「不還」是邊塞詩永恒不滅的命題,到底為什麼要「還」?如何「還」?也是值得深思的方向。王昌齡在閨怨詩上便為這一主題作了很好的詮釋。

王昌齡在《閨怨》寫到:「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首詩歌從婦人角度出發,描寫了閨閣婦人在家等候夫君歸來的情境。開首兩句頗有閑情,「不知愁」看似是少婦心情輕鬆自在,更加在春光無限好的時節,用心打扮,登上翠樓,想感受春日之間的氣息,婦人自在的心情活靈活現。後兩句詩風一轉,由象徵相思的楊柳撥動起少婦的愁思,春色正好,楊柳依依,頓時想起當初自己的決定,讓丈夫從軍希望將來建功封侯。此時的婦人則形單影隻,無法和丈夫共賞春日之美,心中種種情思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若結合前兩首詩歌的情景,便不難明白「未還」與「不還」的含意了。

《唐詩別裁集》評之曰:「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謂之唐人《騷》語可。」

《詩藪》寫到:「少伯七言絕,超凡入聖,俱神品也。」我們可以從這幾篇作品中細味這句說話的意味。■心台 中學中文科教師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