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政報告亦放寬資產上限 工聯:長遠應推失業援助金
世紀疫症下,失業人數急增,惟不少人因家庭入息或資產超出上限而未能申領綜援,部分甚至要借貸度日。香港文匯報昨日獲獨家消息指,特區政府仍對推出失業援助金有所保留,不過,有意於下周公布的施政報告中,為現行綜援制度「拆牆鬆綁」,包括容許失業者可以個人名義申領綜援,同時會於資產限額上進一步放寬等。消息人士補充,方案仍在磋商中,未「拍板」落實。工聯會理事長黃國指出,現時基層打工仔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許多失業者生活困苦,急需政府伸出援手,希望施政報告能正視勞工問題,加強對失業人士的支援,長遠應推行最簡單直接的失業援助金。■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
根據現行綜援制度,任何人如符合居港規定並通過入息與資產審查,便可申領綜援,但必須以家庭為申請單位。在疫情影響下,不少人加入失業大軍,不過,如其家人有工作並超出入息上限,或家庭資產超出上限,便可能不符申領失業綜援的資格。
雖然特區政府於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宣布,由今年6月起短暫放寬健全者的資產限額一倍,為期6個月,以作為失業支援措施,但仍未能解決失業人士因家庭月入超出上限而未能申領的問題。據知早前曾有扶貧委員會成員於早前的扶貧委員會上提出容許失業者可以個人名義申領綜援,但會上未有進一步討論。
擬保單「現金價值」免計入資產
香港文匯報獲得獨家消息指,特區政府認為本港失業問題迫在眉睫,有意為現行綜援制度「拆牆鬆綁」,容許失業者可以個人名義申領綜援,同時會在資產限額上進一步放寬,以及將申請人保險的「現金價值」豁免計算入資產限額之中,但未知是短暫抑或恒常措施,而政府現階段仍未作最後「拍板」。
另有政府人士指出,有關措施在理念上並無問題,而失業問題確實要處理,但如一下子放寬或會令申領數目急增,仍需進一步考慮。
黃國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本港失業率已升至6.1%、合計24萬人失業,加上「保就業」計劃即將完結,預計失業率會持續惡化,施政報告有必要正視有關問題,並加強失業支援。社署數字顯示,今年4月份領取失業綜援的個案有18,165宗,按月升24%,不過,8月份維持於18,754宗,並無明顯上升,足以反映部分人礙於綜援是以「家庭」申請而不符合申領資格。
黃國:資產上限須提高
黃國指出,不少政府推出的支援措施均令人詬病,例如「保就業」計劃是補貼僱主而非僱員等,「事實上,現行措施根本幫不了機場、飲食、零售等疫情『重災區』行業的打工仔;我們接獲不少個案更因家庭月入超出上限而未能申領失業綜援。」
他強調,工聯會一直爭取最簡單直接的失業現金援助,但同時也希望政府能放寬現行申領綜援的資格,「失業與其他綜援類別不同,他們未必是社會上最基層的一群,或有部分儲蓄,因此資產限額必須提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