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中國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指導意見,提出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對此,國務院辦公廳政府職能轉變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審改辦協調局局長迪晶3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吹風會上介紹,指導意見列出了140項高頻事項,其中包括婚姻登記、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等服務事項將有望實現異地辦理。此外,公安部將於明年在京津冀、長三角兩個地區先行開展新生兒入戶、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試點探索。
據介紹,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將惠及逾2億流動人口。迪晶介紹,140項高頻事項中,今年年底前要實現養老保險關係接續轉移等58項事項異地辦理,明年年底前實現工業產品許可證、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等74項事項異地辦理,「後續還將加快實現新生兒入戶、婚姻登記等8項事項異地辦理。」他表示,高頻事項「跨省通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各類要素自由流動、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在吹風會上介紹,2021年底前,公安部將出台相關改革措施,繼續實現7項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其中,2項為證明開具類,群眾可在異地申請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和戶籍類證明,不用再回戶籍地公安機關開具;5項為戶口遷移類,民眾在辦理工作調動戶口遷移、大中專錄取學生戶口遷移、大中專學生畢業戶口遷移、夫妻投靠戶口遷移、父母投靠子女戶口遷移時,只需要申請人在遷入地申請,遷入地和遷出地公安機關協同辦理戶口遷移,不需要再到遷出地辦理相關手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安部將於2021年在京津冀、長三角這兩個地區先行開展新生兒入戶、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試點探索,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逐步推開。
責任編輯:
高正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