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生活質素研究中心昨日公布2019年「香港生活質素指數」,發現去年整體生活質素指數,較對上一年的104.76下降3.37點,至只有101.39,不但連續兩年下跌,更是有關調查以來最低水平,反映港人生活質素變差。當中經濟範疇指數的跌幅最大,範疇內的置業負擔比率指數亦跌至有紀錄以來最差,反映市民難以負擔樓價,需儲蓄約17.46年方可置業。

生活質素研究中心今年1月下旬隨機抽樣訪問超過800位香港巿民,結果反映,在「香港生活質數指數」的五個範疇分類中,只有環境分類指數上升至有紀錄以來最高,其餘4個分類包括健康、社會、文化及休閒、經濟的指數均下跌。

不吃不喝儲蓄17年才可置業

當中經濟範疇分類指數的跌幅最大, 約有一成半,當中置業負擔比率跌至有紀錄以來最差,以九龍區一個400方呎單位售價為例,除以本港家庭月入中位數,不飲不食的話,2002年需要儲蓄四年多,至今則大幅提升至需儲蓄約17.46年方可置業。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這反映市民難以負擔樓價,並指去年實際租金指數有改善,是因去年下半年經濟情況轉差令租金回落,預測疫情會影響今年失業率、實際工資及租金指數。

另外,去年的健康分類指數亦較2018年下跌,當中壓力指數和生活滿意程度較差。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鍾一諾表示,去年的社會事件令市民面對很大壓力,但並非唯一原因影響指數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