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歡迎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 新華社

警聯部 潘佩雁

偶有閒暇,與友遊荃灣西方寺,陽光溫柔,綠樹成蔭,景色宜人,興致所在。午後的西方寺典雅莊重,肅穆神聖,在滾滾紅塵的大千世界,在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多事之秋,難得尋到這麼一個沁人心脾的地方。

漫步亭橋長廊,瓊樓殿宇,放眼琉璃瓦面,簷篷飛峭。有幸的是法師講解寺中佛謁、典故,讓這一次遊覽不僅是身與眼的享受,更有一些心的啟迪。其中,寺中一副濟公像饒有趣味。畫中濟公眉眼傳神,不管從哪個角度觀賞,似乎都在望着芸芸眾生。畫旁的對聯「應事豈圖有作意,為人不可無世情」,短短兩句禪語,更是發人深省,讓我思緒萬千。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我們國家憑着「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取得了奇跡般的階段性成果。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而在香江這塊土地上,大疫當前,卻仍有極少數人不顧人民健康,大搞政治操弄,凡是特區政府出台的抗疫措施,是非不分,一律跳出來反對,以各種荒謬藉口顛倒黑白、亂潑髒水、干擾抗疫。更煽動非法遊行,造成人員大規模聚集,進一步加劇了病毒傳播風險。可謂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去年「修例風波」以來,香港經濟民生發展已經嚴重受挫,今年遇上疫情來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必須放下分歧和猜疑,齊心協力控制住疫情,才有未來攜手解決深層次問題的機會和條件。「應事豈圖有作意」。同在香港這塊土地上,同是華夏子孫,真希望更多人能早日放下心中的偏見與執念,「不圖有作意」,回歸為港人謀幸福的本心,一起讓香港走出低谷,走向繁榮的道路水到渠成。

疫情爆發以來,廣大「港漂」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那些往返深港兩地工作、創業、求學的人們,有的長期與家人兩地分隔,有的被迫長期停工停學,在疫情防控的大局面前,有太多人的生活習慣被改變。可以想像,身邊的同事們在這段日子裏也承受着很多未曾想像過的壓力和困難,背井離鄉的我們,太多愛與被愛的牽掛只能在兩地上空的數字信號中傳遞。「為人不可無世情」,在這樣一段特殊的日子,我們更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多些人情味,多一些與同事、香港同胞之間的關切與問候。雖然家人不在身邊,但是有這些同伴互勵互勉,總能排解一些心中苦悶。在我看來, 「世情」不只是所謂人情世故,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真心和真情。

除了身邊同事之外,在港工作,總是要常常與香港同胞接觸往來。初來香港時的我就感受到港人那獨特的人情味,那「投之以真心,報之以暖陽」的真性情。在香港這塊土地上,香港的朋友們帶着我吃地道的美食,跟我講解粵語中獨特的辭彙,同我分享他們的故事,真誠的關心和問候,正應了那句「應事豈圖有作意,為人不可無世情」。感謝這些香港朋友們的溫暖關切,融化了這段時間凝結的許多焦慮。或許是誤打誤撞,我很慶幸我直來直往的性子,反而能和許多人聊得來,談得開。有人說談心談話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味。在我看來,談心更重要的是言之由心,行之由心。一言一行發自肺腑的善意,總能得到更多的認可和接納。

中央以對香港一以貫之的關心關愛,內地人民抱着對香港同胞的自始如一的善意真誠,組織內地醫護力量赴港支援抗疫,協助興建臨時醫院和建設醫療設施,真切體現了祖國人民與香港同胞的骨肉深情和守望相助,自然會受到廣大香港市民的歡迎和認可。只要香港社會各界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健康和安寧的生活很快就會重回香江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