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秀宏
梔子花是美麗的。梔子花開之時,幾乎是所有女人和女孩子們的節日。世上沒有女人和女孩子們不喜愛梔子花枝的,她們總把梔子花枝剪下來,插在自家的小院裏或放在花瓶中。插在院子裏的梔子慢慢扎下根,抽芽,然後長出新枝幹。每年春夏之交,梔子樹上會開出奇香瑩白的花朵。滿樹的碧綠間,像飛來了一隻隻白色的蝴蝶,到處都能嗅到令人心醉的花香。
梔子花不嬌貴、不矜持,是那種生命本真的美。無論多貧瘠的土壤,也消減不了它的半點香氣。梔子葉肥而厚,葉面上彷彿能滲出油來一樣,花開前後都極翠極綠。高高低低的花樹之上,青綠的花骨朵兒打着旋兒,緊緊地擁抱着。難怪安妮寶貝說,梔子花開之時,花骨朵兒躲在濃綠的葉片後面,帶着莫名的緊張感。初夏的雨恣意狂灑了一夜,梔子花苞突然鼓脹起來,再也裹不住身姿,純白的花瓣撲啦啦綻開了。
一片,兩片,三片……這裏一朵,那裏一朵,粉嘟嘟的白,在綠意中顯得那麼光彩奪目。這就是梔子花。花的幽香一點點瀰散開去,尤其在雨後,那花香裏透着水一般的涼意。花盛時,暗香隨風鋪滿了整個院落。剪上幾枝置於室內,一時間整個屋子裏也滿是花香。
不少女孩子,特別喜愛從枝頭剪下來的梔子花,把那些怒放的梔子放進盛滿水的瓶子裏,湊近那純白的花朵深深地嗅,好幸福的感覺充溢在身心裏。想起小時候踮着腳,仰着頭,從葉間窺探梔子花的丰姿,一朵朵白白亮亮的花高傲地開着,好好羨慕。等到花兒滿樹嵌玉生香,我常沉醉花間,整日圍着梔子樹轉。夕陽西下,嗅着馥郁的花香,別有一番情趣。記憶中曾有多少次啊,我在梔子花香裏做着甜甜的夢。
記得有一位小學女同學,非常喜愛梔子花,每年梔子盛放時,總愛在書桌前的玻璃瓶中剪插上一束。枝頭綴滿一朵朵白色的花兒,圓潤潔白的花瓣向外舒展,像雪一樣白。有時,她突然興起,上學時在束馬尾辮的髮圈上繫一朵潔白的梔子花,像一位驕傲的公主。我問她,你家梔子花怎麼年年開得這麼旺、這麼好看。她笑着答道,每逢過年時母親烹煮鹹肉,總會將冷卻下來的一鍋肉湯澆在梔子樹下,可能是這個原因,花樹得到了較好的滋養。
梔子花盛開之時,如同提起裙裾旋轉的舞女,眼神靜定,面容姣好,舒展如夢。人們佇立在清芬浮動的梔子旁邊,感到自己內心安穩愜意,恍若在亭台水榭之間小坐,好一個清茶淺酌,花好月圓。真香啊!梔子花朵大,香氣濃。每年這個時節,不少母親都會為女兒摘許多半開的梔子,泡在盛了清水杯中,看它們慢慢綻開花瓣,潔白端麗,清香四溢。置身房間,空氣裏滿是梔子花香,微風徐來,風也是甜甜的。
梔子花擁有美麗的面容,其花香沁人心脾,令人憐愛不已。把梔子花放入嘴裏吸吮,真能吸出一股津甜的味道。原來那是花蜜啊,因梔子花的花管很長,蜜蜂採不到裏面的蜜,於是這蜜便藏在花管裏,這樣便就甜了採花的人。所以,平時從梔子花傳來的香味裏帶着絲絲的甜。另外,梔子花還可當菜來吃,把花摘下來,抽去裏面的芯,用開水泡花,加上調料就可當小菜享用。也可用梔子花去煎蛋,先用開水把花泡軟,撈起後放在蛋裏再煎,放進調料,就可以了。
花農說,若是盛開的梔子花不摘下來,過幾天便會黃枯,然後落掉,是非常可惜的。摘梔子花時只要把花朵捋下來,最好不連着下面的花萼一起摘,不然會影響梔子樹的自然生態。有關梔子,有一個淒美的傳說。以前,有戶農家生了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名叫梔子。梔子長到十七八歲時,丰姿綽約,她喜歡上村子裏的小蘇哥。小蘇哥家裏窮,梔子為讓小蘇哥考取功名,把自己和小蘇哥的農活都包攬下來。幾年後,小蘇哥考中了狀元,準備進京城做官。臨別時,梔子含情脈脈,把小蘇哥送走後,還在河柳下站了好久好久。
村子裏有個叫栓子的男孩子也喜歡梔子,遭到梔子嚴拒後,就謠傳梔子和自己私通,並且懷了他的孩子。小蘇哥在京城輕信了謠言,竟與梔子斷絕了來往。癡情的梔子怎麼也沒想到——小蘇哥是這樣無情的人,很快含恨自盡了。一年後,埋葬梔子的地方長出了一株葉子綠油油的小樹,綻放出一朵朵白色的花,香氣襲人。老人們都說:「這是梔子向村人表白她是純潔的。」
後來,小蘇哥知道了事情真相,便來到樹下嚎啕大哭,不停地喊着梔子的名字。回來後,小蘇哥高燒不退、喉嚨疼痛,遂囑隨行小童從樹上摘下梔子果,熬湯服下3天後,竟奇跡般地痊癒了。梔子果味苦性寒,和梔子姑娘的身世一樣令人懷想。小蘇哥用梔子果熬湯服藥,其實最清楚自己是急火攻心,畢竟他與梔子姑娘曾兩情相悅過,冥冥之中知道梔子姑娘一定會幫自己渡過難關:自己可以負她,但她決不會害他。
梔子苦寒清降,能清瀉三焦火邪、除心火而除煩,是治療熱病心煩、躁擾不寧的主要藥物。梔子加茵陳、大黃,治療血淋澀痛或熱淋證;梔子加木通、車前子、滑石,治療火毒瘡瘍、紅腫熱痛證;梔子加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治療三焦火盛、吐血和衄血,梔子加黃芩、黃連、黃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雙球菌、卡他球菌、新冠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