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呆呆

氣溫逐日地回升,轉眼間又到了澳洲人吃草莓的季節。

寶樺外出遊玩後帶回許多雞蛋般大小的草莓,擔心吃不及會壞掉,就在網上找了食譜,做了色香味俱全的草莓奶昔。女兒亦不甘示弱,照着舌尖上的記憶做了一道豉油薑葱雞,據說吃起來有爺爺親手做的味道……兩個遠離家鄉的吃貨學子活生生地把自己練成了大廚。

在澳洲的日子,本呆和孩子們都一樣,想念的,除了家鄉的親人之外,便是從小到大所吃過的各類美食。在國外生活過的同胞大抵都有這樣的感觸:外國的食物永遠滿足不了中國人的胃。

不過,那些無法滿足中國胃的食物裏也有一些頗為有趣的種類。

我和女兒有一段時間住在一對澳洲老夫婦的家裏,每天都用他們的廚房做飯,女兒炒菜的時候總會引起他們的圍觀,因為香味實在太誘人。後來彼此熟悉起來,我們便做了一餐中國菜請他們吃,雖然只有四五個人吃,但也七拼八湊地做了簡單的「九大簋」,結果9個菜出乎意料地被吃至光盤。老夫婦又回請我們吃了一頓花園大餐,他們的大餐裏多是黏膩的烤肉和甜點,就連本應做得很清爽的麵條也加了芝士和奶酪烤得黏糊糊的,令人不敢恭維。那頓大餐裏唯一讓中國胃感興趣的是澳洲特有的烤袋鼠肉,不過,據女兒說袋鼠肉入口粗糙,味同嚼蠟,遠不如看活袋鼠在草原上蹦跳來得有趣。

澳洲人的吃文化裏充滿了「烤」,除了烤袋鼠肉,另一種被稱之為「國民美食」的是烤香腸。其實在世界各地的食物裏大多都有烤香腸,但澳洲的烤香腸卻與別處兩樣。單是名字,它就不像在別的國家被稱為「sausage sizzle」,而是有它專門的,在澳式英語中聽起來非常可愛的名字:「snag」。地道的「snag」是要把香腸放在鐵板爐子上烤的,和它同時烤的必須還有香味濃郁的洋葱,香腸和洋葱烤好之後再夾入白麵包,淋上番茄醬、燒烤醬、芥末醬等醬汁,就成了一道靈魂豐富的簡單美食。

「snag」吃起來雖然簡單,它的作用卻沒有那麼簡單。女兒剛到澳洲,去學校報到,學校舉行的迎新會上給學生們提供的免費食物便是「snag」。在澳洲許多社區的戶外活動中,烤香腸是比較常見的。除了學校的迎新周、畢業典禮,一些慈善機構和社區組織也常常舉辦烤香腸活動來進行募捐,在活動中,「snag」是大受歡迎的主角,大家一邊吃着香噴噴的免費「snag」,一邊心甘情願地從自己的荷包裏掏出銀子去捐贈做善事,讓「snag」的靈魂因此變得更加豐富起來。

「snag」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名字叫「democracy sausages」(民主香腸),因為,一到澳洲的選舉季,全國各地的選舉站門口都會舉行烤香腸活動,選民們可以一邊吃免費的烤香腸,一邊給候選人投票。當然,烤香腸好吃與否,和候選人的票數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於是我建議孩子們,在想念中國美食的間隙裏,偶爾去吃一吃接地氣的「snag」,也是一件給生活增添樂趣的事情。

(澳洲漫遊記之三十四)